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资国院

资国院

官署名。元至大二年(1309),武宗从尚书省议变更钞法,印造至大银钞,并铸至大通宝和大元通宝两种铜钱,立资国院于大都(今北京),为主管机关,秩正二品,署院使、同知、副使、判官等员。下属泉货监六处,采铜提举司十九处。至大四年罢。

猜你喜欢

  • 他齐哈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博士”。清代太常寺、国子监和钦天监均设有博士,人数、品级、职掌各不相同。

  • 铁良

    1863—1938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早年为直隶总督荣禄幕僚,后历任户部、兵部侍郎等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任练兵大臣,继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陆军部尚书。宣统二年(191

  • 鲍永

    东汉初上党屯留(今山西屯留南)人,字君长。新莽时曾为郡功曹。更始政权建立后,征拜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持节安抚河东、并州,击破青犊部农民军,封中阳侯。及更始败亡,归附刘秀。历任谏议大夫、鲁郡太守。征为

  • 清水教

    清乾隆年间流传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秘密宗教,属白莲教支派。信奉弥勒佛及无生圣母。声言入教后饮清水一瓯,可四十九日不食,故名。教首为王伦,教徒分为文弟子与武弟子,前者运气练功,后者演习拳棒。乾隆

  • 水击面罗

    一种水力粮食加工机械。用绳把大面罗悬在一个大面箱上,在大面罗内盛放碾烂或磨烂的粮食细粉,由水冲击卧水轮而转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大面罗反复摆动而筛面。最早记载见元王祯《农书》。水击面罗

  • 吴凤

    1699—1769清福建漳州平和县乌石庄人。康熙中随父至台湾经商,因常与番族(高山族)接触,通晓番语。康熙六十一年(1722),被任为阿里山通事,对番族贸易、赋税、教育文化及番汉两族间的和睦,均有贡献

  • 翠麓

    山名。在今台湾岛上。见《岛夷志略》琉球条。确址无考。苏继庼《岛夷志略校释》云:“管见以为即诸罗山,其土名为Tirussen或Thilocen,翠麓其意译也。诸罗山,厦门语读如Tsu-lo-san,清代

  • 榨机

    又称榨、榨床。一种加工机械。用以制酒、油、糖等。最早记载见于宋王灼《糖霜谱》,用于榨油的榨机又称油榨、榨油机。元王祯《农书》有详细记载。用于榨糖的榨机又称造糖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糖车是两辊

  • 治市

    官名。春秋战国时置。掌理集市治安。《荀子·王制》:“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

  • 邯会侯国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封赵敬肃王子刘仁置。治今河北肥乡县西南。属魏郡。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