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僧皎然撰。一名《昼上人集》,因皎然曾居吴兴杼山,又名《杼山集》。十卷。贞元八年(792)成书,得诗五百四十六首,湖州刺史于頔为序。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抄本。
简称北洋大臣。官名。清同治九年(1870)裁撤三口通商大臣,改设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例由直隶总督兼充。掌北洋洋务、海防及通商、交涉事务,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务,悉归其统辖。列总理衙门之下
清时白莲教支派。咸丰三年(1853)文贤教首领宋继鹏、郭凤冈等以邹县(今山东邹城)白莲池为中心,聚集民众,购置武器,秘密准备起义。自立“天纵”年号,设置官职。十一年,起义军攻克邹县城。后因清军僧格林沁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射鸟。祭祀时用弓矢驱鸟。
又称东宫三校。东宫官名合称。即太子翊军校尉、太子步兵校尉、太子屯骑校尉等三校尉。南朝宋始置,各七人,皆为太子侍从武官。齐、梁、陈及北魏皆置。
①北魏广宁(今河北涿鹿)人。鲜卑族。少尚公主。道武帝初,为外朝大人。曾出使后燕,还为左大夫,稍迁中部大人。登国十年(395)从帝破后燕慕容宝军于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力主坑杀降众,死者四五万人。
即“达赖三世”。
?—223三国时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字文师。世为著姓,历任酒泉、安定、武都太守,所在有威名。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从曹操征张鲁,安抚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氐族诸部,通河西道。徙金城太守。又
?—约334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子。因侃功受封都亭侯。侃死,送丧还长沙,与弟斌、称各拥兵数千以相图。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悉取国中器仗财物,他随至杀斌,荆州刺史庾亮劾之,表未至都而卒。
指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游孟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勃澥”。《史记》裴駰集解:“《汉书音义》曰:‘海别枝名也’。”司马贞索隐:“案《齐都赋》云,海旁曰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