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觐见之争

觐见之争

清同治年间,进驻北京的外国公使多次提出觐见同治皇帝的要求。清政府与外国公使围绕觐见礼仪问题争论多年。清政府要求外国公使行跪拜礼,而外国公使则坚持行鞠躬礼。同治十二年(1873)清政府被迫让步,允许英、法、俄、美、荷兰五国公使和日本大使以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

猜你喜欢

  • 杨四娘子

    即“杨妙真”。

  • 王晦

    约1155—1214金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字子明。明昌进士。累迁户部郎中。贞祐元年(1213)中都(今北京)被蒙古军围困,他募兵万余,护送通州粮入中都。领所部守顺州(今北京顺义)。二年,因攻牛栏山

  • 贾智

    约493—537北魏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字显智。孝明帝时任冗从仆射。梁将夏侯夔攻郢州时,为龙骧将军讨之。又从上党王元天穆讨邢杲,流矢中胸,犹酣战不已。封义阳县开国伯。普泰元年(531),以车骑大将

  • 西局

    又称西局子。见“天津机器制造局”。

  • 茂州蛮

    宋时盖、涂、静、当、直、时、飞、宕、恭等九州(今四川茂县、汶川地区)少数族的统称。各自推一人为州将,常诣茂州(治今茂县)受约束。政和五年(1115)直州将郅永寿等内附。以其地建寿宁军、延宁军,旋废。七

  • 古代“五刑”之一。又称黥。即在犯罪人面上刺字后涂以墨,为犯罪标识。《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孔传:“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参见“黥”。

  • 昆(崑)丘道行军大总管

    唐讨伐龟兹的行军建置。龟兹王诃黎布失毕附西突厥反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以左骁卫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统步骑十余万出讨。二十二年渡碛而西,破西突厥处蜜部。自北道南下,西突

  • 蜀报

    杂志名。(1)清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二十日(1903.7.14)在成都创刊。旬刊。立宪派集资主办。“以输入文明,导进社会,集众异以备思察,濯旧见以启新知”为宗旨,鼓吹自强变法,拥护清廷新政。大量刊载维新

  • 延祐四明志

    元地方志。袁桷等撰。二十卷。桷,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四明为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别称。书成于延祐七年(1320),以《宝庆四明志》为蓝本,分沿革、土风、职官、人物、山川、城邑、河渠、赋役、学校、祠祀

  • 贺世贤

    ?—1621明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少为厮养,后从军,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辽东经略杨镐分兵四路攻后金(清)时,他随辽东总兵李如柏出清河,擢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驻虎皮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