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衡山

衡山

①春秋吴地。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杜注误以为在今浙江湖州市南。②今湖南衡山县衡山。《书·禹贡》荆州:“荆及衡阳惟荆州”;导山:“岷山之阳,至于衡山。”《汉书·地理志》长沙国湘南:“《禹贡》衡山在东南。荆州山。”《尔雅·释山》:“江南,衡。”《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衡山在湘南。”《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续汉书·郡国志》及刘昭注衡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衡岳,均指此。③即今安徽霍山县西南霍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即此。秦、汉初所置衡山郡(国)均因此山为名。

猜你喜欢

  • 凤阳巡抚

    官名。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惟安庆一府除外)。清废。

  • 兀良合惕

    即“兀良合”。

  • 渚阳城

    即汉张县故城。《元和郡县志》邢州任县:“张城,一名渚阳城,……汉张县也。”在今河北邢台县东北。《晋书·石勒载记》:晋将王浚遣鲜卑段就六眷等讨勒,“就六眷屯于渚阳,勒分遣诸将连出挑战,频为就六眷所败”,

  • 福建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闽浙总督许应骙将福州正谊书院改建而成。分设正、备六斋,聘总教习一名,中文西文总教习十八名,分斋督课,兼理译书事宜。住斋学生以一百二十人为额。另设附斋,以四十为额;速成

  • 汲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置。治汲县(今卫辉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辉县、卫辉、获嘉、修武等市、县地。属司州。《晋书·王宏传》:泰始初为汲郡太守,“督劝开荒五千余顷”。北魏移治枋头城(今浚县西东、西

  • 鄛乡

    《后汉书·郑众传》:“帝念众功美,封为鄛乡侯。”李贤注引《说文》:“南阳棘阳县有鄛乡。”按棘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南。

  • 百将

    官名。战国秦置,统领百人士卒的将官。《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首,斩。”

  • 张尔岐

    1612—1678明末清初济阳(今属山东)人,字稷若,号蒿庵。明末诸生。明亡,绝意仕进,潜心经籍,兼及佛老,以教授乡里,著述终身。学守程朱,斥陆王为“异说”。博学多识,尤以经学见长。于《易》、《诗》皆

  • 英义建功毗伽可汗

    ?—780一作牟羽可汗。回纥汗国第三代可汗。原名移地健。磨延啜次子。唐乾元二年(759)嗣立,建号爱登里啰汨没密施颉登密施合俱录毗伽可汗。重用粟特胡人,皈依摩尼教,回纥风俗为之一变。宝应元年(762)

  • 顾安

    元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定之。曾任兰溪、龙岩等地巡检。至正五年(1345),调任常州录事司判官。后任同安县尉。善画墨竹,传世作品有《新篁图轴》、《竹石图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