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衔枚

衔枚

古代军事用语。枚,形如筷子,横衔口中,两端有带系于项上,使不能说话。古代行军袭敌时,令士卒衔枚,以防喧哗。《周礼·夏官·大司马》:“徒衔枚而进。”《六韬·虎韬·必出》:“设衔枚夜出。”《吴子·应变》:“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

猜你喜欢

  • 阳陵

    西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景帝五年(前152)作阳陵邑,募民徙之。后三年(前141)春正月廿七日(甲子)景帝卒,二月六日(癸酉)葬此。

  • 提点醴泉观

    宋代宫观官名。以武官未至横行使臣和内侍两省押班者充任,掌点检本观官物,月终签押簿历。

  • 六厩令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六厩令、丞。颜师古注:“《汉旧仪》云天子六厩,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也,马皆万匹。”成帝建始二年(前31)省。

  • 赤巴

    一译法台,或作座主。指藏传佛教寺院首席住持。

  • 镜镜詅痴

    书名。清郑复光著。成书于道光十五年(1835),刊毕于二十七年。五卷。卷一“明原”,分“原色”、“原光”、“原景”、“原线”、“原目”为前五篇,述及光源、光线、像与眼睛的某些基本概念;又分“原镜”、“

  • 大业律

    隋炀帝时制定的法律。炀帝即位,以文帝禁网深刻,敕牛弘等修订*《开皇律》,除十恶,罪不及嗣。大业三年(607)新律成,诏施行之。凡五百条,分名例、卫宫、违制、请求、户、婚、擅兴、告劾、贼、盗、斗、捕亡、

  • 郑魁士

    ?—1873清直隶宣化(今属河北)人。行伍出身。累升守备。道光二十九年(1849)统兵赴湖北镇压李元发起义,旋从向荣赴广西、湖南追击太平军。咸丰初年授总兵,与太平军、捻军对抗,先后克舒城、庐江、无为、

  • 东四盟

    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四盟。卓索图盟于1950年撤销,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区(热河于1955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辽宁)。

  • 不二法门

    佛教名词。佛教以“不二”为领悟佛道的一种门径,故名。所谓“不二”,是要泯灭世界上的一切差别,或超越这些差别,才能达到佛教“真理”。如“世间”与“出世间”不二,“色”与“色空”不二,要求对一切事物不起知

  • 吴道玄

    即“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