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莒州

莒州

①北周改南青州置。治东莞县(隋改东安,再改沂水。今沂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莒南、莒县及江苏赣榆等县地。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贞观八年(634)废。②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改城阳州置。治莒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日照市和莒县、沂水、沂南、沂源、蒙阴、莒南等县。属山东东路。元属益都路。明初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属沂州府。1913年废州为县。

猜你喜欢

  • 阮葵生

    1727—1789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字宝诚、宝石,号山。乾隆贡士。授内阁中书,充《方略》及《通鉴辑览》纂修官、军机司员处行走。累迁刑部郎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京察一等,

  • 折节

    即“蛇节”。

  • 协理京营戎政

    见“戎政府”。

  • 量试

    宋代官员考选方式之一。二十五岁以上宗室子弟,出官前需赴礼部贡院考试,称量试。例试一场,考经义二道,诗、赋各一首,或考论一道。合格者,授保义郎和承节郎;不合格者,四十岁以上,授承信郎;四十岁以下,许省试

  • 掩树枝

    果树栽培中一种无性繁殖方法。即压条法。东汉《四民月令》已有记载:“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贾思勰注:“埋树枝土中,令生,二岁以上,可移种矣。”将未脱离母体之枝条压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后,再从母体上切断,

  • 使副

    官名。北朝对代表国家出使到其他政权的首席使臣副手之称。一般冠以使命名号,如聘陈使副、聘齐使副等。

  • 杂出身

    官制用语。宋代凡非经应举登第、荫补、吏人年劳出职而得以补官者,皆属“杂出身”。

  • 博易场

    宋在今广西壮族地区设置的官市。专司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计有横山寨博易场(在今田东)、永平寨博易场(在今宁明)、钦州博易场三处。输入以马匹、麝香、披毡、利刀、香料、药材和奇珍异物为主,

  • 拖克索

    满语。汉译庄屯。清初满族贵族役使阿哈(奴隶或农奴)耕种的庄园。清初,汗、贝勒和八旗官员皆有拖克索。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新编大批拖克索,佥派汉民充丁,每庄置庄头一人,庄丁十三名,耕牛七头,耕地

  • 南陵县

    ①西汉景帝二年(前155)置。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浐水东岸。属京兆尹。同年葬文帝薄太后于此。平帝元始四年(4)废。②南朝梁武帝置。治今安徽贵池市西。为南陵郡治。隋属宣城郡。唐武德初移治今繁昌县西北,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