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苏秦

苏秦

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自称“进取之臣”,“以不复其常为进者”(《战国纵横家书》五)。早年游说诸侯。后为燕昭王亲信,受命使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造成“弱燕敌强齐”的形势。齐湣王末年任齐相,劝湣王勿与秦称东西帝,使秦亦废帝号。与赵奉阳君李兑共同约燕、齐、韩、赵、魏五国合纵攻秦。赵封为武安君。秦因而归还所夺魏地温(今河南温县西南)、轵(今河南济源市南)、高平(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归还所夺赵地王公、符逾。后燕将乐毅大举攻齐,其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著录《苏子》三十一篇,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其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战国策》和《史记·苏秦列传》所记年代及事迹紊乱,仅可参考。

猜你喜欢

  • 阿穆尔灵圭

    清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人。蒙古族。僧格林沁曾孙。光绪十七年(1891),袭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历任镶白旗汉军都统、总司稽察守卫事宜王大臣。曾上奏清廷,建议在蒙旗勘修铁路。宣统二年(1910)

  • 六馆

    学馆合称。唐代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太学、四门馆、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昌黎集》卷十四《太学生何蕃传》:“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请谕留蕃”。一说六馆无广文馆,而有国子学。又有七馆之称,即七学

  • 朱锡琨

    1814—1854清广西博白(一作玉林)人。金田起义时为右军长。咸丰元年(1851)在茶地升监军,迁指挥。三年克南京,升检点,守大东门。旋奉命与黄益芸率部北伐,接应林风祥北伐军。后升秋官正丞相,转战皖

  • 平水藏

    即“赵城藏”。

  • 百邑

    战国赵邑。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史记·赵世家》:赵襄子灭知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即此。

  • 京口债城录

    书名。一名《偾城始末录》。清法芝瑞(隐园居士)撰。一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陷镇江,时法氏在城中,六日后逃出。此编即整理当时日记而成。其中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十六日,每日均有记叙,其

  • 苦兀

    即“苦夷”。

  • 回回寺

    元代对伊斯兰教寺院的俗称。又称礼拜寺。译语称密昔吉。

  • 平乐观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西面北头第一门上西门外。《资治通鉴》:三国魏正元元年(254),诏司马昭自许昌击姜维,“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即此。

  • 北一辉

    1883—1937日本人。原名北辉次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与宋教仁、刘师培等过从甚密。后曾介入会内反孙纠葛。辛亥革命期间独自来华,活动于上海、武昌、南京等地,著有《支那革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