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给事黄门侍郎

给事黄门侍郎

官名。东汉合并“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而置。亦简称黄门、黄门郎、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关通内外,与侍中平省尚书奏事。初无员数,汉献帝定为六人,秩六百石。一度改名侍中侍郎,旋复故。魏、晋、南北朝置为侍中省或门下省次官,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职掌略同,地位随皇帝旨意或侍中地位而上下。南齐时知诏令,被称为“小门下”。北魏一度甚重之,“出参尚书,入厕帷幄”(《魏书·甄琛传》),肃宗时与侍中一起被称为“小宰相”。魏、晋、南朝置四员。魏五品,秩六百石,晋、南朝宋同。梁十二班,陈四品,秩二千石。北魏节闵帝普泰间置六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置六员,四品。隋代亦置为门下省次官,四员,正四品上,大业三年(607)改名“黄门侍郎”。

猜你喜欢

  • 庾阐

    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仲初。好学,九岁能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母居项城。永嘉末,母没于石勒,遂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后为西阳王司马羕太宰掾,迁尚书郎。苏峻之难,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

  • 营丘

    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得名。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后改名临淄。一说在今昌乐县东南,春秋时名缘陵,汉置营陵县。

  • 杂家

    战国末至汉初兼收诸子思想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认为诸子学说各有长短,企图汇合各家之长,成为一个统一体系,反映文化融汇趋势。但未能提出独创的中心观点,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以秦相吕不韦、汉淮

  • 避房法

    宋代科举考试考校试卷的一项规定。举人三场试卷,分发贡院内各房,由点检试卷官考校,决定去取高下。遇举人与本房考官有亲嫌时,转送他房考校,称“避房法”。铨试、公试、上舍试均采用此法。

  • 郭德成

    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巩昌侯郭兴幼弟。洪武初,因女弟进位宁妃,得充骁骑舍人。性嗜酒,淡于利禄。曾于酒后失态,言剃发事,犯太祖忌。大惧,遂僧衣唱佛,始得免于祸。

  • 均徭

    本意为审编徭役的方法。明代徭役类别之一。正统四年(1439)按察佥事夏时创行于江西,后广东、四川、福建、陕西、南直隶等处相继推行。景泰以后,逐渐推行全国。江淮以北约始于成化、弘治年间。明初役法分里甲与

  • 白波谷

    地名。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永固乡。东汉中平五年(188),郭太领导的一支黄巾起义军以此为根据地,并筑白波垒于此。

  • 苦叉

    见“龟兹”。

  • 仑头

    即“轮台”。

  • 洄曲

    一作时曲。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因河道迂曲回流而得名。《资治通鉴》:唐元和十年(815),“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十二年李愬讨淮西,李祐言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均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