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名士。《魏氏春秋》曰:嵇康与向秀相友善,游于竹林;晋袁宏著《竹林名士传》,以阮籍等七人为竹林名士。南朝宋戴逵撰《竹林七贤论》后,其名遂著。此七人均崇尚老庄,喜谈玄道,重自然而轻名教,其言行成一时之风气,世称“竹林七贤”。近人陈寅恪以为“竹林”一词实假托佛教veluvana译语而来,即佛祖说教之处,七贤大谈玄道,故以velu一词比附,遂有竹林之游一说。竹林地属河内郡(治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内为魏宗室所居,隐然为洛阳以外又一政治中心。七贤盘桓于此,与司马氏集团相抗衡。

猜你喜欢

  • 勇士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榆中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末年废。《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单于、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而都之”,即此。

  • 制书

    官府文书名。宋制,皇帝处理国家大事,颁布赦令、德音,任命宰相、节度使等,采用诏告、宣敕、御札、御宝批以及颁发给三省、枢密院的“奉圣旨”文书等,皆为“制书”。

  • 阿鲁辉帖木儿

    ?—1361元太宗第七子灭里后裔。袭阳翟王,屯北边。至正二十年(1360),见元廷日危,拥兵数十万屯于岭北木儿古彻兀之地,胁迫宗王叛变。遣使逼顺帝交出国玺。击败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军。次年,败于元知枢

  • 水经注疏

    书名。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

  • 卢若虚

    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开元十九年(731),任集贤院修撰。博综经史,尤明族姓。著有《南宫故事》。

  • 炭场

    宋代三司或司农寺所属机构。掌储炭供官署及京城百姓之用。开封有三炭场,各置监官。

  • 速檀

    即“苏丹”。

  • 国名。商代方国,始见于殷墟卜辞,称“杞侯”。商末为地名,在今河南杞县。周武王灭商后,封夏禹后裔东楼公于此地,称雍丘,仍为侯国。春秋时杞成公迁于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时迁至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 竟陵八友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在鸡笼山开西邸,记室参军范云、萧琛,乐安任昉,法曹参军王融,卫军东阁祭酒萧衍,镇西功曹谢朓,步兵校尉沈约,扬州秀才吴郡陆倕等八人,并以文学特见亲待,号称“竟陵八友”。

  • 七志

    书目名。南朝齐王俭撰。四十卷。七志为:《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诸子志》,纪今古诸子;《文翰志》,纪诗赋;《军书志》,纪兵书;《阴阳志》,纪阴阳图纬;《术艺志》,纪方技;《图谱志》,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