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童贯

童贯

1054—1126

北宋开封人,字道夫(一作道辅)。宦官。因善迎合徽宗意图而获宠。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他被荐监西北边军,积军功迁武康军节度使。使契丹还,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权比宰相,握兵权二十年,骄恣专横,势倾一时。时称蔡京为“公相”,他为“媪相”,为*六贼之一。政和初使辽,载马植(后改名赵良嗣)归,与谋联金灭辽。宣和时统兵镇压方腊起义。进为太师。宣和四年(1122),攻辽失败,密使金人图燕,又以岁币赂金换取檀、顺、景、蓟四州空城。侈言收复有功,被封为广阳郡王。及金攻宋,自太原仓皇遁归,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贬窜英州(今广东英德),处死于南雄州。

猜你喜欢

  • 张若

    战国时秦国人。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封公子通为蜀侯,置巴郡,命他为蜀国守,移秦氏于蜀。后与张仪建成都城(今属四川)、郫城(今四川郫县)、临邛城(今四川邛崃),城设盐铁市,列肆,与咸阳同制。秦

  • 苏师军

    一作苏师。南宋道州江华(今属湖南)人。嘉定末,因连年灾荒,遂率饥民起义,十七年(1224)活动于江华及贺州桂岭县一带,鸣锣夺取解往州府之税米。后为湖南安抚使真德秀所镇压。

  • 河岳英灵集

    书名。唐殷璠编。三卷。作者选录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期间常建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三十四首,人各附评语。璠序述唐诗成就,重在风骨声律,提倡质朴无华。所录皆淹蹇之士,颇有不满权贵之作,评语表

  • 弓高县

    汉初为侯国,后改为县。治今河北阜城县南。属河间国。西晋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移治今东光县西北后城子。属沧州。大业初属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为观州治。贞观十七年(643)仍属沧州。贞元二

  • 博县

    西汉改博阳县置。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自汉至南朝宋属泰山郡。北魏改为博平县。

  • 中军

    ①官名。(1)春秋晋国僖侯时“司徒”之改称。以僖侯名司徒,故以避讳改之。(2)中军将军的简称。此外,中军元帅、中军都督、中军都将,亦有省称为此者。(3)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京营三大营之五军营、

  • 明实录

    书名。明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自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十三部,其中建文朝附于《太祖实录》,景泰朝附于《英宗实录》,计二千九百零九卷;而通行的1940年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建文朝附于《成祖实录》,并

  • 先伯

    商代诸侯(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有“……先伯来告,三日允来……”(《殷墟文字乙编》第一九二片)。先伯即先方之君。参见“先方”。

  • 无明

    梵文Avidya的意译。佛教名词。据《成实论》:“邪念即无明别名。”故名。亦名“痴”。《俱舍论》卷四:“此中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即无有智慧,愚昧不明,为佛教轮回转生最基本的理论——

  • 庆远府

    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宜州置。治宜山县(今宜州市)。元先后改置庆远安抚司、庆远路、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庆远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环江、南丹、凤山、天峨、东兰、河池、忻城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