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国名。嬴姓。先祖出自颛顼,传至非子,居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为周孝王在汧渭间养马,封于秦(今甘肃清水东北)为附庸。周宣王以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其子庄公破戎,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周平王东迁,襄公以兵护送,平王封之为诸侯,赐以岐以西之地。春秋时国力日强,攻伐戎人及邻近小国。公元前762年,文公迁于汧渭之会(今陕西眉县东北)。前714年,宁公迁平阳(今陕西眉县西)。前677年,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南)。春秋中期穆公时强盛,疆土有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并得晋河西之地。战国初,国势稍衰,灵公迁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至前383年,献公迁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前350年,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成为七雄中最强之国。惠王时,攻占巴、蜀,征服义渠(今甘肃东北部),夺取楚汉中郡,扩地千里。昭王时,奉行远交近攻政策,屡次大胜韩、魏、齐、楚等国。又大败赵国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坑杀赵军四十万。先后建立三川、太原、东郡,据有黄河中游与汾河流域。秦王政(即秦始皇)亲政后,先后攻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全国的秦朝。②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秦王政改称始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派兵北逐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东、南至海,西至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今云南、广西,北至阴山,东北迤至辽东。统一之初,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陆续增至四十余郡。秦朝赋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全国各地响应,反秦武装风起云涌。二世三年,赵高胁迫胡亥自杀,立公子婴为秦王。次年十月,刘邦率起义军进抵灞上,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共历三主,统治十五年。③城邑名。(1)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周孝王封秦祖先非子,“邑之秦”(《史记·秦本纪》),即此。是秦国的最早都邑。(2)春秋鲁地。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前663):“筑台于秦”,即此。④陕西省的简称,因战国为秦地得名。⑤秦汉时匈奴和西域人称中国为“”。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称中国为Cina、Thin、Sinal等,当即“”的音译。这一名称直至两晋时仍被沿用,见《佛国记》。政权名。⑥隋大业十三年(617),薛举称帝,国号秦,建元秦兴。据陇西之地,都天水(今属甘肃)。次年败亡。传二主,共二年。

猜你喜欢

  •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借款续约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协约》之续约。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1908.11.12)订于北京。凡七款。规定新奉路借款数为三十二万日元,吉长路为二百十五万日元,年息五厘,九三折实付,聘日人为总工程师和司账人

  • 封嵎

    封山和嵎山的合称。嵎或作隅、禺。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封储 清仓储术语之一。雍正五年(1727)规定,各省酌留布政司银两,自十万至三十万不等,以备不时之需,由督

  • 黄华城

    在今湖北荆州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攻江陵,“军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即此。

  • 盗贼重法

    宋刑律名之一。熙宁四年(1071)规定劫盗判死刑,没收家产,妻子编置一千里,遇赦配远恶地。判徒、流刑,编配岭南;流罪遇降等处罚,配三千里,没收一半家产,妻子减等判刑。应编配者,即使遇赦,亦不移地或释放

  • 将行

    官名。秦汉置。秩二千石,掌皇后官属。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为“大长秋”。

  • 湖陵

    湖一作胡。战国宋邑,后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上书秦昭王曰,王攻楚之日,“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秦置县。

  •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

    书名。清贾桢等纂辑。八十卷。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起,至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止 体例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上谕廷寄、臣僚奏章及中外照会等,其有对外交涉者,悉编年纪月,按日详载。第二次

  • 大都惠民局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置,掌购制药品,救济贫民。隶太医院。至元十四年(1277),定秩为从六品。二十一年,升从五品。置提点、司令各一员。

  • 潘美

    925—991北宋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东)人,字仲询。从后周世宗征高平,以功迁西上閤门副使。入宋,以行营都监从太祖平李重进。荆湖平,为潭州防御使。开 宝 三 年(970),为贺州路行营诸军都部署,连克富

  • 蕃礼

    又称蕃仪。西夏党项族的礼仪风习。景宗元昊认为“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不从宋制,改用此礼。如祭祀燕享时改九拜为三拜,革五音为一音。西夏王室在不同时期分别侧重强调此礼或汉礼。毅宗谅祚于奲都五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