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本指禾谷类作物的植株,泛指禾谷类作物。最早见于甲骨卜辞。《诗·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又专指粟,多用于北方。《氾胜之书》:“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杂阴阳书》:“禾生于枣或杨,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也专指稻,多用于南方。曾安止《禾谱》实乃“稻谱”,其中之“早占禾”、“晚占禾”指的是早占稻、晚占稻。②数学符号。清李善兰创用的表示积分的符号。参见“积分③”。

猜你喜欢

  • 西游录注

    书名。清李文田撰。一卷。李氏治蒙元史地之学,颇重史料校注。尝采辑刘祁《北使记》、刘郁《西使记》、陈诚《使西域记》、程大昌《北边备对》、陈士元《诸史译语》等数十种书,对元耶律楚材《西游录》比勘注释,著为

  • 官名。辅佐官统称。战国时县丞称丞,为县令副职。汉沿用,为各官署长官副职,中央官署置令(长)、丞,郡、县有郡守、郡丞、县令、县丞,官秩自千石至三百石不等。魏晋南北朝诸卿、诸署令、太子詹事府、公主家令、郡

  • 步落稽

    古族名。亦称稽胡。《周书·异域稽胡传》:“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十六国时匈奴所建的几个政权灭亡后,余部分散各地,称山胡、西河胡、离石胡、吐京胡、石楼胡等,北周时统称为稽胡。从事农业,以麻布为

  • 十史类要

    书名。宋李安撰。十卷。上自战国,下至五代,摭其杂事,按门类分别编次。

  • 白罗罗

    元、明、清时期罗罗中的一部分。即白彝。其在滇东北、川西南和黔西者,为黑罗罗征服和统治,形成黑贵白贱的种姓制度。在其他地区者,其前身为宋、元时的些么徒蛮,清代称撒摩都人,和黑罗罗之间不存在贵贱差别。唐宋

  • 公车司马猎律

    律名。关于公车司马狩猎的法律。《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有此律。其中规定狩猎虎豹的方法和对狩猎失误者的惩罚。

  • 泉州渠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为征乌桓、袁尚,与平虏渠同时开凿的运河。因渠道南起泉州县境内而得名。渠水上承潞河(今北运河前身),下游即今天津市海河,向北经泉州县治(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东,又北经雍奴县(

  • 阿里哈昂邦

    即“阿里哈案班”。

  • 泛级

    官制用语。即普遍提高官员的等级。北魏时常因战事胜利、新帝即位、立太子等,下诏提高部分或全部官员的等级。庄帝以后较滥。北齐仍沿其制。

  • ①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一期曰一卯。②清代筹饷捐,分期奏报,第几期曰第几卯。③清代铸局铸钱,开铸期曰卯;铜钱二千串为一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