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祠部侍郎

祠部侍郎

官名。两晋、南北朝尚书祠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正六品上,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大业三年(607)改名祠部郎。

猜你喜欢

  • 樊晔

    东汉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仲华。少为市吏,与光武帝刘秀微时有旧交。建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诛讨大姓,吏人畏之。再迁扬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坐法左转轵长。后陇右不安,拜为天水太守。施政

  • 监作

    官名。隋代内侍省掖庭局、将作监左右校署皆置,二员至十二员不等,从九品。唐代内侍省掖庭局、少府监诸署、将作监诸署、军器监诸署皆置,二员至十员不等,从九品下。掌署中杂作,典工役。

  • 白蛮

    ①即“白人”。②古族群名。见于《蛮书》、新旧《唐书》等。晋、南朝至唐分布于今云南滇池、洱海地区及四川南部。分布面与两汉时期僰人基本一致。多数认为是以汉、晋僰人为基础,吸收汉人成分,长期融合而成。是西爨

  • 春秋小国。子姓。在今山东章丘市西。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年(前684):“齐师灭谭,谭子奔莒”,即此。

  • 本始

    西汉宣帝年号(前73—前70)。凡四年。

  • 沈秉成

    1823—1895清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原名秉辉,字仲复。咸丰进士。同治元年(1862)起,历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武英殿总纂,出任云南迆东道、江苏常镇通海道及苏松太道。十三年擢河南按察使,后调

  • 闽王列传

    书名。一作《闽王审知传》。五代闽陈致雍撰。 一卷。记述王潮、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昶、王曦、王延政事,凡六十年。已佚。

  • 成基命

    ?—1635明大名(今属河北)人,字靖之,号毖予。万历进士。天启中累官礼部侍郎。因与杨涟友善,被魏忠贤夺职。崇祯元年(1628)召为吏部左侍郎。次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不久遭温体仁、周延

  • 公孙龙名学术语。本意为以手指指物的动作,后演化为表示物的属性。公孙龙的“指”即为后者。参见“指物论”。

  • 虎纹

    古代器物纹饰。纹形为虎的图案化形象。一般作张口瞠目、竖耳卷尾状,躯体雄伟,爪牙锐利。盛行于商代,战国时巴蜀器中亦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