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皇明宝训

皇明宝训

书名。明代皇帝语录汇编。四十卷。明制,各朝宝训与实录同时编纂,同日进呈,藏于内府。宝训分目辑成,每目下按时间记述。辑时据原存档案,与实录中的相同内容,或有详略之分,可互相参校。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将明太祖至明穆宗十个皇帝的宝训汇为一册,校订刊印,遂成是书。今有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的明实录附录本,并附入神宗宝训、光宗宝训、熹宗实录之残存部分。

猜你喜欢

  • 郑性之

    1172—1255南宋福州(今属福建)人,初名自诚,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嘉定元年(1208)进士第一。历知赣州、隆兴、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奏请戒谗谄,肃朝纲。迁左谏议大夫,

  • 固陵县

    原为固陵聚。秦置县。治今河南太康县南。属陈郡。《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五年(前202),汉王追项王“至阳夏南,……至固陵,而(韩)信、(彭)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即此。西汉改为固始县,东汉省

  • 天津日本租界续立条款

    清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1898.11.4)天津地方当局与日本驻天津领事在天津签订。共九款,另附“续立文凭”。内容有中国在租界内自筑道路,归两国共管;船只所载货物照章在税关、厘卡查验;日本商人不得

  • 监临官

    即“监临”。

  • 乌撒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撒土司置。治所、辖境同元乌撒土司。属云南省,十六年改属四川省。清康熙五年(1666)改流,改为威宁府。

  • 阇里必

    又译扯儿必。蒙元官名,成吉思汗建国初置。《事林广记》所收《蒙古译语》云:“宰相:阇里必。”当指掌诸王朝觐傧介事之内八府宰相,秩二品。

  • 方相

    周代人尊奉的驱疫避邪之神。传黄帝元妃嫘祖死于道,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故以嫫母为方相氏。《周礼·夏官·方相氏》载,当时人在举行驱鬼逐疫的傩祭或送葬时,都以方相为先导。

  • 御辇院

    官署名。北宋置。掌供奉乘舆步辇及宫廷车乘之事。监官三人,以诸司使及内侍充任。其下有供御指挥使、副兵马使、供御辇官、次供御辇官、下都军使、下都辇官等,分掌轮流擎御辇,荷负御衣箱,伺候宫中及外戚车舆。

  • 清苑县

    北魏太和元年(477)分新城县置,因“清苑河为名”(《太平寰宇记》)。治今河北保定市。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省,移永宁县治此。隋开皇十六年(596)复改名清苑县,大业时属河间郡。唐属莫州。北

  • 散从

    宋州役之一。原有承符直、散从直、步奏官、人力等名称,元丰三年(1080),统一称为散从官。主管追催税赋、迎送官员等公事,按一定数额分属于判官、推官、司录、司法、司户等。一般差三等以上户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