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白马山

白马山

①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北魏于山上置白马关。《山海经·北山经》:“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注于虖沱。”清雍正《山西通志·山川》:“盂县白马山产铁”。②又称白司马阪。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邙山东北垂。《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元年(527),魏“丹杨王萧赞闻(萧)宝寅反,惧而出走,趣白马山”;《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帝“幸白司马阪以观之”,皆即此。

猜你喜欢

  • 李存璋

    ?—922唐末五代时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字德璜。少为云中牙将。乾符五年(878)初,与李尽忠、康君立等执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拥戴沙陀副兵马使李克用为留后。后从克用入关镇压黄巢起义军,历迁义儿军使。克

  • 通江蓝号

    清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主要首领有冉文俦、冉天元等。嘉庆元年(1796)十二月,起于通江县王家寨。次年东乡会师后,编为通江蓝号。四年正月,冉文俦牺牲,冉天元率起义军先后与清将额勒登保、德楞泰

  • 朱瞻

    1406—1453明宗室。 仁宗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荆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建昌(今江西南城)。正统迁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卒谥宪。

  • 罽宾

    古国名。汉代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都循鲜城(南北朝作善见城,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隋唐两代则位于阿富汗东北一带。其国为佛教大乘派发源地。汉代以来有许多僧人来中国传教译经。唐代称箇失密,或

  • 朱云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家徙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字游。少时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论《易》,折之,由是为博士。先后任杜陵令、槐里令。时中书令石显用事,百官畏之。

  • 戴洋

    ?—约340晋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字国流。好道术,长于占候卜数。吴末为台吏。入晋,祖约镇谯(治今安徽亳州),请为中典军,迁督护。及约败,往依太尉陶侃,留住武昌。侃卒,征西将军庾亮、安西将军庾翼

  • ①农器。《农政全书·艾图说》谓:“艾,获器,今之刨镰也。”因与铚用途相近同,故多连合,如《诗·周颂·臣工》:“奄观铚艾。”《吕氏春秋·上农》:“祸因胥岁,不举铚艾。”②春秋吴邑。在今江西修水县西龙岗坪

  • 大生要旨

    书名。清唐千顷著。千顷,字桐园,上海人。此书刊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五卷。主要论述妇产科方面的诸多病症,内容包括种子、胎前、临盆、产后、保婴等。还收录常用方百余首。由于内容简要,论述清晰,处方严

  • 耿再成

    ?—1362元末泗州五河(今属安徽)人,字德甫。至正十三年(1353)投朱元璋起义军,攻城守地皆有功。历官百户、元帅、枢密院判官。守处州,治军严,蔬果无取于民。二十二年处州苗帅李祐之叛,被杀,追封高阳

  • 庚申北略

    书名。不著撰人。抄本。是书按日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北京及《北京条约》签订的过程,叙述比较简洁,颇似大事记。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