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王履

王履

①(1080—1127)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坦翁。以父荫为三班奉职。元符间,因上书言朝政阙失,编管新州,崇宁中入元祐党籍。政和初复官,宣和二年(1120)又上书极谏,追官勒停;六年叙复,监西左藏库。靖康元年(1126)为和议副使出使金军,不为所屈。次年正月扈从钦宗至金营,遂同被执。因痛骂金人被杀。②(约1332—约1391)元末明初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安道,号奇(畸)翁、抱独老人等。从朱震亨学医,尊崇张仲景为医祖,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后世称为“养阴派”。工诗画。著有《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标题原病式》、《伤寒立法考》等。

猜你喜欢

  • 白㲲

    见“白叠子”。

  • 梁材

    1470—1540明南京金吾右卫人,字大用,号俭庵。弘治进士。嘉靖七年(1528)官至户部尚书,曾二度去职。十九年请限制滥赏,忤帝意,落职闲住。

  • 粘竿处拜唐阿

    官名。清代尚虞备用处属官。拜唐阿,满语意为执事官。此处指尚虞备用处一般侍卫,额设四十人,负责皇帝巡狩垂钓的准备工作。

  • 於都斤山

    漠北山名。汉文又作都斤山、于都斤山、郁督军山、乌德健山、尉都犍山、尉都楗山、乌德鞬山、乌德犍山、乌都鞬山、乌罗德健山、乞都军山、野乌笃干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参见“郁督军山”。

  • 五尺道

    道路名。秦灭六国后为加强中原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常頞所开筑的一条从今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通道。因道宽五尺得名。当即汉唐蒙所开凿的西南夷道和隋、唐石门道的前身。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市。

  • 欹器

    一种容器。依其盛水多少,重心将发生变化,从而显出或欹或正或覆的状态。《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还记述它盛水适中或过满或不盛水的状态:“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历代几乎都有人创

  • 太府长史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分为左、右长史,共掌国政,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令、仆射。

  • 洪池

    即鸿池陂。《魏书·咸阳王禧传》:景明二年(501),咸阳王禧谋反不决,“夜宿于洪池(别墅)”;事泄,“自洪池东南走”,即此。久堙。参见“鸿池陂”。

  • 王清穆

    1860—1941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字丹揆。清光绪进士。历官商部右丞、直隶按察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病辞归。投资大生纱厂一、二两厂,后又投资大通、富安两纱厂。曾任上海南洋公学监督、大同

  • 独石口厅

    清雍正十二年(1734)以独石口外开垦加广、生聚日繁设置,治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尔东翼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口内延庆州与赤城、龙门、怀来三县旗民事务,属直隶口北道。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