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满票签处

满票签处

官署名。清代内阁所属机构。设侍读满洲三人,委署侍读无定额,中书满洲二十人,蒙古中书二人,贴写中书满洲八人。掌校阅满文本章,检查票签成式,拟写满文草签,交大学士阅定。各官员之奏折,经皇帝批阅后有应交在京各衙门知道或办理者,由军机处交本处传各该衙门抄回办理;皇帝之明发谕旨,亦由此颁发,并与汉票签处分别摘记每日发往六科之题本事由及批旨,名为“丝纶簿”,特降谕旨则另册别录为“上谕簿”。

猜你喜欢

  • 太子左右鹤禁卫率府

    官署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太子左、右监门率府置,职掌同。神龙元年(705)复旧称。

  • 毗沙都督府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在于阗国置,治今新疆和田县西南。《旧唐书·高宗纪》:“以尉迟伏阇雄为毗沙都督,分其境内为十州。”属安西都护府。贞元中废。

  • 市籍

    ①秦汉时商人户籍。秦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于一般编户齐民,凡在市内从事商业者需向政府登记,并缴纳市租,其专门户籍称为市籍。《史记·平准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 ①官吏调任曰转。指转任与原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或同职而仅调换任所,并无升级或降职之意。《汉书·彭宣传》:“迁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后汉书·杜乔传》:“稍迁为南郡太守,转东海相。”汉代尚右黜左,故官

  • 唱名

    科举制度用语。又称唱第、传胪、胪传、胪唱。其制始于宋。雍熙二年(985),太宗在崇政殿亲试礼部奏名举人,合格者分两日按姓名宣唤,面赐及第。从此形成唱名赐第制度。凡殿试结束,必连续两日举行唱名仪式,由知

  • 金坛围城追记

    书名。著者佚名。稿本。按月日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三月太平军围攻江苏金坛,及清军伙同豪绅负隅顽抗情况。收入《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

  • 事故官

    明代因事故而谪降或罢免的官员。事故有四种。其一简称极刑,指五服内小功以上亲属干犯极刑的官员。清查后离职,或调边方叙用。其二简称老疾,指自告老病,或托疾旋里,病愈不赴任所的官员,查实后令其致仕、养病或罢

  • 明清内阁大库史料

    书名。金毓黻编。东北图书馆1949年印行,第一辑(明代)共二册。本书收集的档案系清初为修《明史》收存于清内阁大库的一部分原档,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中有明天启三年(1623)至崇祯四年(1631)

  • 维城库

    唐开元后,皇子幼,多居宫内。既长,诏附苑城为大宫,分院而处,号十王宅。诸孙多则于宅外置百孙院。禁中置维城库,以供诸王月俸。

  • 虞喜

    281—356晋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字仲宁。博学好古。历惠、怀至成帝屡辟不就。穆帝时,朝廷有大议,遣使咨访。曾因挟藏户口,县令欲绳以峻法。终因地方豪族,置之不究。专心经传,兼览谶纬,因宣夜之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