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清仁宗

清仁宗

1760—1820

即爱新觉罗·颙琰。清代皇帝。1796—1820年在位。高宗第十五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嘉亲王,六十年策立为皇太子。次年嗣位,年号嘉庆,然高宗仍以太上皇帝名义继续执政,和珅亦擅权如故。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始亲政,即逮和珅下狱,数其二十大罪,责令自尽。执政初,值川楚白莲教起义,前仆后继,波及五省,历时九年,遂竭全国之力镇压。旋东南又有蔡牵、朱濆起义于海上,北方亦有天理教徒众起义曾攻入宫城。承高宗中年以后武备废弛、吏治败坏、贪污成风之弊,连年河决,漕运阻滞,经费支绌,虽力图振作而终无起色。二十五年在热河避暑山庄猝卒。葬易州昌陵,庙号仁宗,谥睿皇帝。著有《御制诗文集》。

清仁宗

猜你喜欢

  • 薛国用

    明陕西洛南人。万历进士。历官山东右参政,分守辽海道。泰昌元年(1620)以右佥都御史代袁应泰巡抚辽东,进兵部右侍郎代为经略。适战事稍息,边事暂安,卒于位。

  • 起居省

    官署名。北齐置,属集书省,掌起居注的修撰。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各一人,校书郎二人。

  • 额尔德尼昭之战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一次重大战役。雍正十年(1732)七月,噶尔丹策零偕小策凌敦多布统兵犯喀尔喀,谋掠额尔德尼昭(即光显寺,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北)。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徙多伦诺尔,

  • 十三代史志

    书名。北宋刘羲叟撰。卷数及内容不详。羲叟尝撰《新唐书》律历、天文、五行诸志,此书或通《史记》以下十三代史书志而作,与《新唐书》相接。

  • 延载

    周武则天年号(694)。

  • 刘齐贤

    ?—689唐魏州观城(今河南清丰南)人,后避章怀太子讳改名景先。刘祥道子。袭爵广平郡公。永淳元年(682),累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武后临朝,代裴炎为侍中。为人方正。炎下狱,与凤阁侍郎胡元范为炎辨诬,

  • 汳水

    据《说文》、《水经》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分阴沟即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市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水。一说“汳”即“汴”本字,魏、晋人恶其“反”字,改从“卞

  • 丁日昌

    1823—1882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贡生出身。咸丰九年(1859)任江西万安知县,善平冤狱,革除弊政。后入曾国藩幕。同治二年(1863)被李鸿章调至上海筹办机器局,荐容闳赴美购置机器。四

  • 司奉郎

    阶官名。金代置,为内侍阶官,二十五阶之第二十四阶,秩从九品上。元代沿置,为十四阶之第十三阶,正八品。明洪武四年(1371)亦置,以授正八品内官。

  • 大慈法王

    明封藏传佛教三大法王之一。属格鲁派(黄教)。永乐十二年(1414),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1354—1435)代表宗喀巴至南京朝见成祖。次年,受封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