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洛(雒)阳

洛(雒)阳

城名、县名。“洛”本作“雒”,三国魏改。故城有二: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原为周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的成周城,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此,加以扩建,为春秋后期最繁荣的都市之一。战国时改称雒阳。因位于雒水之北得名。地处天下之中,漕运方便,而且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有伊阙,背靠大河,利于防守。东周以后,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均建都于此;新莽以此为陪都。绿林起义军所拥立的更始帝,亦曾建都于此。秦置县,为三川郡治,汉以后至北周先后为河南郡、司州、洛州治。战国至西汉,是全国性大都市之一。东汉、魏、晋、北魏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最繁荣的都市之一。汉魏故城,据《元康地道记》:“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故又称为“九六城”。北魏时,有三市:西面西阳门外有著名的洛阳大市,附近是商人和手工工人居住区。南面宣阳门外有四通市和外商聚居区。交易农产品和牲畜的小市,则在东面青阳门外。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明帝所建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寺。北魏全盛时,全城有佛寺五百所;又于龙门凿石窟佛像,是我国伟大的艺术珍品。北魏末年,城被毁于战火。隋以后废。一在汉魏故城西十八里,即在今洛阳市。隋大业初建,以为东都;武周续修,改称神都。隋、唐洛阳故城,据《新唐书·地理志》:“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东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周围约七十里。是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都市。隋有东、南、北三市,唐又增设西市,都是国际性市场。隋(炀帝)、武周、五代唐均都于此;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宣宗以后)均以此为陪都。隋以后先后为河南郡、河南府、金昌府、河南路治。今洛阳旧城系金哀宗时改筑,周长八里三百四十五步,仅当隋唐故城洛北、瀍西的一小部分。近年来对汉魏、隋唐故城遗址都作过考古勘查,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李思文

    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徐敬业叔父。为润州刺史。光宅元年(684),徐敬业于扬州起兵,拒守不从,城陷被执。旋敬业兵败,武后以其忠,免连坐。后赐姓武,拜司仆少卿。官至春官尚书。

  • 秀水县

    明宣德四年(1429)分嘉兴县置。因境内秀水得名。与嘉兴县同城而治,在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二县合并为嘉禾县,1914年改为嘉兴县。

  • 张振武

    1877—1912清末湖北竹山人,原名尧鑫,字春山。湖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武昌黄鹤楼道小学任教。宣统元年(1909)参加共进会,负责财务。后参加武昌起义,被推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后参与组织民

  • 天人感应

    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观点。先秦已产生。以为天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高主宰,有意志有感情,君临天下,干预人事。人的活动亦能感动天,使之做出反应。自然灾害和祥瑞是天对人表示谴责和褒奖。《左传·僖公五年》:

  • 胡里改万户府

    元改胡里改路置。治今黑龙江依兰县。明废。

  • 右御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大业三年(607)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又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置武(虎)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司兵、司骑、司铠等员,军士

  • 校中外官考使

    即“校考使”。

  • 扎拉克

    即“察拉克”。

  • 冶县

    西汉武帝平闽越后改东冶置。为会稽郡东部都尉治。治今福建福州市冶山之麓。东汉初改为东冶县。

  • 执珪

    亦作上执珪。“珪”或写作“圭”。爵位名。本指西周时持珪聘问邻国国君的臣僚。春秋战国时为楚国最高爵位。《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伍)员者,爵执珪,禄万担,金千镒。”《战国策·东周策》,记赵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