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泇河之役

泇河之役

指开挖泇河工程。明隆庆四年(1570)黄河决于邳州(今江苏邳州南),漕运受阻。总河侍郎翁大立始倡开浚泇河,另辟漕路,由黄河抵会通河,以避吕梁洪、徐州洪等险滩。万历二十年(1592)总河尚书舒应龙兴工役,二十八年,总河尚书刘东星主持工役,未竟全功而东星卒。其后总河侍郎李化龙力主复工。三十二年八月功成。东南漕运遂皆取道于此。又称“新运河”。

猜你喜欢

  • 英明汗

    即努尔哈赤。后金天命元年(1616)诸贝勒尊其为“覆育列国英明汗”,简称英明汗。

  • 小臣艅犀尊

    商代晚期青铜器。传为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寿张(今梁山县境)。通高24.5厘米。尊作犀牛形,素面,犀角粗壮,躯体肥大,四足着地。有铭文二十七字,记载商王(帝乙或帝辛)十五年举行肜祀时,伐人方而归,于丁巳

  • 明时大夫

    散官名。金置,属司天台。正五品中。元升正四品。明废。

  • 仲伯

    商汤臣。参见“谊伯”。

  • 沌阳县

    西晋末置。因“处沌水之阳”(《水经·沔水注》),故名。治今湖北武汉市汉阳西。为江夏郡治。后改属江夏郡。南朝陈废。西晋建兴元年(313),杜弢别将王真袭沌阳;东晋太兴二年(319),梁州刺史周访攻杜曾,

  • 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即“乌撒乌蒙宣慰司”。

  • 均田免赋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纲领。起义军进入河南后,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和赋役空前苛重,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口号。表达了广大贫苦农民要求获得土地、反对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起义军每到一地,即宣布“三年免

  • 涪翁

    东汉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即用针刺之法为其治疗,多有功效。著有《针经》及《诊脉法》,现已佚。弟子程高,再传郭玉,东汉和帝时为太医丞。

  • 零陵县

    ①秦置。治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属长沙郡。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六朝为郡属县。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湘源县。②隋开皇九年(589)废零陵郡,以郡治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永州市。隋、唐至宋历为永州、零陵郡,元

  • 经承

    吏名。清代京吏之一。清制,京吏有三:供事、经承、儒士。各部院衙门之办事人员,如堂吏、门吏、都吏、书吏、知印等统称经承。属内阁、翰林院、詹事府者可考取供事;属礼部者可转补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