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治礼掌故

治礼掌故

见“掌故”。

猜你喜欢

  • 镇抚

    官名。元代始置,为万户府下镇抚司官。二人,蒙古、汉人参用。上万户府所属为正五品,中万户府从五品,俱金牒;下万户府所属正六品,银牒。明代于各卫镇抚司设,二人,从五品,掌本卫刑名。设于千户所千户下二人,初

  • 若邪山

    邪亦作耶。会稽山诸峰之一。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四十余里。越王勾践曾移葬其先君夫镡冢于此。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道击东越,一军出若邪;南朝梁大宝初张彪起兵若邪山讨侯景,均即此。山下有溪,称为若邪溪。

  • 和卓坟

    即“阿帕克和卓墓”。

  • 马公显

    南宋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人。马兴祖长子。绍兴时授承务郎,与父同为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工花禽人物山水,皆得家传。作品有《李翱问道图》,其画衣褶线条劲健,结构明朗,焦点集中,开马远画风先声。传世作品极

  • 海租

    即海税。汉代政府向沿海渔民征收的渔税。武帝时一度禁民捕渔,由国家垄断,停征海租,后复旧制。宣帝时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增海租三倍。收税事宜由少府属下的海丞主管。

  • 主管禁卫所

    官名。南宋初置,为行宫禁卫所长官,以皇城司官兼任。

  • 太庙

    又称大庙。祭祀帝王祖宗之庙,省称祖庙。《春秋·僖公八年》:“禘于大庙。”杜预注:“禘,三年大祭名。大庙,周公庙。”《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左传·文公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

  • 五帝

    相传上古的五个帝王。其说不一:(1)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尧、舜(《易·系辞下》);(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世本》、《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3)太昊(伏羲)、

  • 鲁诗

    《诗》今文学派之一,西汉鲁人申公传授。申公名培,或称申培公。文帝时,鲁诗立为博士,列于学官。申公居家教授,受业者多达千人。授《诗》注重读经本文,口说其意而不作传注,遇有难点,多存疑而不为之说。虽采《春

  • 西京计司

    官署名。辽南面官,掌西京道盐铁、赋税、度支诸事。置计司使、副使、判官等职。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合称五京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