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河渠志

河渠志

或称河渠书、沟洫志。中国古代正史中记述水利内容的专志。最早的河渠志是汉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后代如《汉书》中有《沟洫志》,《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中都有《河渠志》。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水利事件,是研究水利史的基本文献。河渠署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置,隶都水监。唐沿置,掌河渠、陂池、堤堰、鱼醢之事,凡沟渠开塞,渔捕时禁,皆由其主管。有令一员、丞一员、河堤谒者六员及渔师等属。北宋初存其名而无职司。

猜你喜欢

  • 重游泮水

    清代科举制度中,入府、州、县学满六十年称为重游泮水。作为曾充秀才而享高寿者的庆典。泮水即学宫的别称。

  • 五礼通考

    书名。清秦蕙田撰。二百六十二卷。蕙田以徐乾学《读礼通考》阙略不备,乃因其体例,网罗众说,历时三十八年,凡四易稿。分七十五类,于五礼古今沿革,本末源流,异同得失,都详加考订。《通典》、《通考》所载礼制,

  • 閤门使

    使职名。唐代中期始置,掌供朝会、赞引百官,以宦官充任。宋代分置东上、西上閤门使,为武臣阶官,清要之选,多用外戚勋贵,属横班,各三员,视四品。元丰改制,始实掌閤门司事,置六员,正六品。政和二年(1112

  • 肃机

    唐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改尚书左右丞为左、右肃机。

  • 续汉书

    书名。西晋司马彪撰。原为纪、志、传共八十篇,《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作八十三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献帝约二百年史事。纪、传已佚,清汪文台有辑本五卷,收入《七家后汉书》。南朝梁刘昭为范晔《后汉

  • 伍举

    春秋时楚国人。因食邑于椒,又称椒举。伍参之子,妻王子牟之女。后王子牟获罪出奔,他惧牵连而奔郑,又欲至晋。楚令尹子木惜其才,召他回楚,后又使聘于郑。楚郏敖四年(前541),公子围杀楚王郏敖自立,是为楚灵

  • 李调元

    1734—1802清四川罗江(今德阳)人,字羹堂,号雨村,别号童山蠢翁。乾隆进士。累擢直隶通永道。因遭诬陷,遣发伊犁,后以母老赎归。晚年潜心学问,以著述自娱。曾撰《唐德宗公主和亲论》,考证唐代无德宗嫁

  • 夷户

    清代云贵之云龙、腾越(今云南腾冲)、顺宁(今云南凤庆)、普洱等地方所属之少数民族人家,编为夷户,著民籍。

  • 唐典

    书名。唐王彦威撰。七十卷。文宗时,彦威纂集唐初已来至德宗贞元时各代功臣事迹,编年叙事,撰为是书。已佚。

  • 副车

    即属车,皇帝车驾从车。《史记·留侯世家》:“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司马贞索隐:“按《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汉制,安车、立车各五乘,为乘舆副车。应劭《汉官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