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河南

河南

①地区名。指黄河以南地。(1)战国韩魏两国的河南,指今河南洛阳市一带。(2)《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指今河南省一带。(3)秦汉时代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为河南。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大将蒙恬取河南,即此。(4)南北朝时吐谷浑据有今青海省黄河以南地区,宋、齐、梁封为河南王,即称其境为河南。(5)南北朝时称今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十六国西秦王乞伏乾归据有其地,自称河南王。②唐方镇名。天宝十四载(755)置河南节度使,治陈留郡(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陈留、睢阳(宋州)、灵昌(滑州)、淮阳(陈州)、汝阴(颍州)、谯(毫州)、济阴(曹州)、濮阳(濮州)、淄川(淄州)、琅琊(沂州)、彭城(徐州)、临淮(泗州)、东海(海州)凡十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汴州都防御使,次年分汴州都防御使为汴滑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河南节度使(治徐州,治今江苏徐州市)。上元二年(761)二节度使皆废。宝应元年(762)复置河南节度使,又称汴宋节度使,治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汴、宋、曹、徐、颍、兖、郓、濮八州。大历十一年(776)废。同年复置,专称汴宋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号宣武军。③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1907.12.20)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河南留日同乡会主办,同盟会员张钟端、刘积学分任总经理、总编辑。以“牖启民智,阐扬公理”,鼓吹民族民权主义为主旨。宣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抨击清朝虚伪立宪,反对尊孔,介绍河南现状,呼号反清革命。刊发鲁迅(笔名令飞、迅行)《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等六篇论著、译文。每期销行数千册。三十四年冬,以“言论过于激烈”被日本政府查封,共出九期。

猜你喜欢

  • 博陵县

    ①东汉本初元年(146)置。治今河北蠡县南。桓帝以蠡吾侯入立,追尊父翼为孝崇皇,陵曰博陵,故以名县。为博陵郡治。三国魏改为博陆县。②北周置。治今甘肃临潭县东,隋初废。后复置,属洮州,唐贞观十二年(63

  • 霍邑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永安县置,“因霍山为名”(《元和志》)。治今山西霍州市。隋开皇中属吕州,大业中属临汾郡,义宁元年(617)为霍山郡治。唐属晋州,北宋属平阳府,金、元为霍州治。明洪武初省入霍州。

  • 陈端生

    1751—1796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初年《续文献通考》纂修官陈兆伦之孙女。十八岁始撰南词《再生缘》。乾隆四十五年(1780)其夫范菼因乡试请人代笔事发,遣戍伊犁。五十年,写完《再生缘》十七卷

  • 播州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播州总管置,何婴为长官,属播州宣慰使司(治今贵州遵义市),隶四川行省。十五年改属贵州都指挥使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置遵义县,附郭遵义

  • 宋康王

    即“宋君偃”。

  • 崇玄学

    学校名。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置于崇玄皇帝庙。天宝元年(742)两京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百人,每祠享,以学生代斋郎。二年改崇玄馆,学为通道学,博士为道德博士,未几而罢。

  • 邓润甫

    1027—1094北宋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字温伯,尝以字为名,别字圣求。举进士,为上饶尉、武昌令。熙宁中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迁集贤校理,改知谏院、知制诰,擢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有文名

  • 都军司

    官署名。金代置。设在府镇之地。掌地方军事,维护治安。设都指挥使一员,秩正七品。下设军典、公使等吏员。辖有军兵。

  • 孜牙墩

    ?—1815清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塔什密里克庄人。维吾尔族。黑山派阿訇。嘉庆十九年(1814),娶白山派和卓、居住京师之己革公爵喀申和卓女为次房妻室。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不准该女迁离和卓坟归居。乃与柯

  • 镇军大将军

    官名。三国魏黄初六年(225)置,权任甚重,二品。蜀、吴亦置。两晋开府者位从公,一品。不开府者二品,禄赐同于特进。南朝宋二品,南齐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中,在四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