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沙营长官司

沙营长官司

土司名。原为顶营长官司,治在永宁州(今贵州关岭永宁)南一百五十里处,后徙州北七十里,析置沙营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阿光(或作沙光、沙先,本寨人)归附,任寨长有功,三十年升授本司正长官。九传至沙裕先,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仍授长官职,世袭,无印信,有号纸。数传至沙再昌,卒,无子,妻安氏代。安氏卒,子婿安荣诰袭。荣诰卒,无承袭,司遂废。居民有蔡家等。

猜你喜欢

  • 辩州

    唐武德六年(623)置南石州,贞观九年(635)改名。治石龙县(今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广西北流市南部地区。天宝、至德年间曾改为陵水郡。天祐元年(904),朱全忠以“辩”、“汴”声近,改为勋

  • 南左卫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 闲居丛稿

    书名。一名《顺斋先生闲居丛稿》。元蒲道源撰。二十六卷。道源字得之,号顺斋,皇庆中任国史院编修宫,进国子博士。《丛稿》凡诗赋八卷,杂文十七卷,乐府一卷。初刻于元至正间,今传。

  • 两制

    见“知制诰”。

  • 四川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二人。在本道之外协管工部、文思院、都知等监,兵仗、鞍辔、抽分竹木各局,僧、道录司,在京府军等五卫,

  • 五都

    ①泛指繁华都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周览九土,足历五都。”李善注:“五都,五方之都也。”②战国齐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设有经过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曾以五都之兵伐燕。

  • 皂荚桥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南朝宋元徽二年(474),桂阳王休范反,攻建康。其将丁文豪破台军于皂荚桥,即此。

  • 司服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御正中大夫属官,员二人。正三命。掌皇帝祭祀、临朝、出巡所用服冕。下设司服中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 右外兵郎中

    官名。西晋、北朝与右外兵郎互称,为尚书省右外兵曹长官。参见“右外兵郎”。

  • 袁树勋

    1847—1915清末湖南湘潭人,字海观,晚号抑戒老人。早年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与捻军,历任江苏高淳、铜山及上海、南汇知县。甲午战争期间,随刘坤一赴东北办理军需。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江西饶州知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