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江乙

江乙

又作江一、江乞、江尹。战国时魏国游士。曾为魏使楚,留楚。曾于楚宣王前以狐假虎威为喻言楚令尹昭奚恤专权。又曾为宣王近臣安陵君谋画,终使其得为封君。见《战国策·楚策一》。

猜你喜欢

  • 灵芝颂

    西夏歌词名。崇宗乾顺作。因灵芝生于后堂,乾顺乃作此歌,并使中书相王仁宗等和之。197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清理西夏寿陵(乾顺子仁宗陵)碑亭遗址时,发现刻有《灵芝颂》部分内容的汉文残碑,其中有“俟时效

  • 东昌之役

    明靖难之变中的一次战役。建文二年(1400)十二月,燕军抵东昌(今山东聊城),南军平燕将军盛庸、兵部尚书铁铉简选精锐,列火器毒弩,严阵以待。燕王朱棣率精骑冲阵,陷入重围。在拼死突围中,燕军大败,主将张

  • 宋锦

    四大名锦之一。相传宋高宗南渡后,江浙一带为满足宫廷服装和书画装帧需要而生产的新品种。组织采用经二重,三枚斜纹地,纬丝显花。面经为较细的本色生丝,底经为有色熟丝;色纬包括纹、地兼用的色纬和两种专用纹纬,

  • 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

    书名。清罗景山撰。一卷。同治十三年(1874)日军入侵台湾。是书记作者奉命入台,部署防务,制止日本侵略经过,并记开山筑路以固海防事,间及镇压台湾人民的事件。书中多录上谕、奏折,于日本侵台及中日交涉所述

  • 宣慰使

    官名。元代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长官。每司设三人,掌军民之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土人为之,世袭。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长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从三品。管所辖

  • 法冠

    即柱后惠文冠、獬豸冠。本为战国时楚王所戴之冠。秦御史、汉执法官吏、使节亦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

  • 陆九龄

    1132—1180南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字子寿,世称复斋先生。乾道进士。主持乡郡“义社”,率门生习武事,防备湖南茶民起义军入境。为兴国军教授,教学有方,学者兴起。调全州教授,未赴卒。少喜读书,时

  • 赞理

    ①官制用语,代理(某官)之谓。亦称摄理。②官名。明朝廷派往设有总兵之地为巡抚的兼职,称赞理军务或赞理某某地方军务,为协同管理军务之意。不设总兵之地,则称提督军务。均加都御史等衔。因事而设。始见于宣德中

  • 司列大夫

    官名。即吏部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郎中。

  • 后党

    晚清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政治派别。光绪十五年(1889)慈禧名义上撤帘归政,实则仍握朝中大权。支持慈禧太后的官僚形成了事实上的后党集团,与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对峙,其成员或为满洲贵族,或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