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
即刘欣。西汉皇帝。公元前7—前1年在位。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即位后为削弱外戚王氏权势,遣王莽及曲阳侯王根就国。又欲限制宗室、诸王侯、吏民名田和奴婢,然一次赐宠臣董贤田二千顷,加以外戚丁、傅用事阻挠,均田之议遂罢。因社会危机严重,采纳方士夏贺良之议,以为汉家王朝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旋即废除。对三公、刺史官称亦多有更动。身患痿痹之症,末年加剧,朝政日乱。
即刘欣。西汉皇帝。公元前7—前1年在位。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即位后为削弱外戚王氏权势,遣王莽及曲阳侯王根就国。又欲限制宗室、诸王侯、吏民名田和奴婢,然一次赐宠臣董贤田二千顷,加以外戚丁、傅用事阻挠,均田之议遂罢。因社会危机严重,采纳方士夏贺良之议,以为汉家王朝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旋即废除。对三公、刺史官称亦多有更动。身患痿痹之症,末年加剧,朝政日乱。
1507—1560明常州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应德、义修,号荆川。嘉靖进士,选庶吉士。历兵部武选主事、吏部主事。嘉靖十二年(1533)任翰林编修,校累朝实录,因忤权臣罢职。十八年复任,兼春坊右司谏。
1639—1695明末清初浙江浦阳(今浦江)人,初名兆隐,别号东皋。俗姓蒋,名兴畴,字心越。幼时剃度于苏州报恩寺。明亡后,隐居于杭州永福寺。康熙十六年(1677)应长崎兴福寺明僧澄一之邀赴日;说法之余
书名。清唐甄撰。九十七目,上下两篇。原名《衡书》,“衡者,志在权衡天下也。后以连蹇不遇,更名《潜书》”(王闻远《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大致依学术、治道为类,积三十年始成。竣稿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一译劄剌、扎腊。元太祖时蒙古副元帅。参见“哈真”。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初,司马骏自安东将军转此,镇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职掌同安东将军,唯资深者得任之。二品。晋、南朝均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
西汉置。治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属济南郡。南朝宋移治今临朐县东南。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大业初省入临朐县。
书名。唐凌准撰。二卷,一作一卷、三卷。记述唐德宗时凤翔节度使朱泚和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乱事。怀光驻地为邠州,故名。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清代于湖南、广东两省置理瑶同知,其所辖瑶族人家,编为瑶户。著民籍。
西晋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置。治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属扬州。辖境相当今福建东部及南部。南朝梁天监后先后分置梁安郡、南安郡,辖境缩小,仅有今福建东部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废。
1217—1278元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字彦明。董俊长子。太宗七年(1235),为藁城令,宪宗三年(1253),从忽必烈(世祖)灭大理;九年,又从攻南宋。中统二年(1261),世祖立侍卫亲军,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