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县
隋仁寿元年(601)避炀帝名讳以广平县改名。大业初为武安郡治。治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旧永年。1958年移治临洺关,即今治。唐至金,为洺州治。元为广平路治。明清为广平府治。
隋仁寿元年(601)避炀帝名讳以广平县改名。大业初为武安郡治。治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旧永年。1958年移治临洺关,即今治。唐至金,为洺州治。元为广平路治。明清为广平府治。
?—57东汉初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字元伯。新莽末年,投奔更始。后归附刘秀,封亢父侯,拜诛虏将军,讨平李宪。建武十一年(35)守南郡太守。后更封竟陵侯。十六年,以度田不实,免为庶人。次年,随马援镇压
科举科目之一。唐代设。笔试《说文》四帖、《字林》六帖,口试不限条数。凡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皆通者为第。
管形火器。明始用。其状如鸟铳管,身短口大。可容小弹子百枚,射程可及四五里。其管以皮条系之,人佩而行。战时以小铁足驾地,昂其首,尾以小木椿钉于地。铅弹一窝蜂
540—621隋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字无畏。西魏臣苏绰之子,宇文护婿。北周时,袭爵美阳县公。入隋,任太子少保,袭爵邳国公,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奏请轻徭薄赋,崇尚节俭,渐见亲重,与高颎参掌朝政
官名。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置,无定员,由最有权势的太监充任。因需参予批红,故多为识字的太监。其中第二或第三人往往提督东厂,权势最炽。
?—645唐时焉耆王。原投奔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以之为向导,有功。唐军班师,留摄国事。西突厥屈利啜旋攻取焉耆,囚之。十九年唐阿史那忠南下焉耆,复立为王。唐军还,西突厥
西汉置。治今陕西丹凤县西北商镇。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尹。后移治今丹凤县。西晋属上洛郡。隋开皇四年(584),改为商洛县。
即“向子”。
书名。清吴汝纶撰。十八卷。包括说经、诗文及尺牍之作,间涉有关中日战争等时事之文字。
1611—1656波兰人,字如德。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顺治三年(1646)来华,在福建、江南、广东等地传教。曾协助数学家薛凤祚译撰《天步真原》。后病死于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