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毕永年

毕永年

1868—1902

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松甫。拔贡出身。初与谭嗣同、唐才常相交,日谋救国,并从事联络会党活动。后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兴中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归国参加自立会,反对“请光绪帝复辟”等保皇主张,力劝唐才常与康有为断绝关系,未成。后至粤参加惠州三洲田起义,事败,愤而赴广州,入罗浮寺为僧。

猜你喜欢

  • 刘大将军平倭战记

    书名。清末寰宇义民校辑。至少已出四集。记刘永福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事迹。内载《台倭战记》、《平倭战记》、《台湾考》、《刘永福上总理衙门王大臣方略》、《全台绅民致倭将书》、《刘

  • 郭松林

    1834—1880清湖南湘潭人,字子美。咸丰六年(1856)以亲兵从湘军曾国荃援江西,由把总、守备、游击擢至参将。同治元年(1862)改隶李鸿章淮军,统松字二营(后增至八营),与太平军激战于苏南、浙江

  • 郎仔辖

    官名。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掌治拉萨街道之事。隶于噶伦。设五品官二人。

  • 夷维

    古邑名。在今山东高密市。《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战国策·赵策三》:“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西汉置夷安县。

  • 局私

    钱币名。系清嘉庆年间江苏铸钱局私铸薄恶小样钱之俗称。每钱千枚不及四斤,在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私行流通。

  • 承旨

    官名。(1)唐代有翰林学士承旨,五代有殿前承旨、枢密院承旨,御史台、三司、閤门、客省承旨。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除翰林学士承旨外,殿前承旨改为殿直,枢密院承旨改为承宣,御史台、三司、閤门、客省

  • 符箓

    俗称符。道教的法术之一。由一些笔划弯曲、似字非字的图形组成,用朱砂或墨书写,又称“丹书”、“墨箓”等。认为此系天神的文字,用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古代帝王有亲至道坛受符箓事;东汉张陵、张角曾以此为人“

  • 瘉壄堂诗集

    书名。近人严璩编。收严复所作诗而成。二卷。上卷系辛亥以前所作,录诗凡九十四首;下卷系民国以后所作,录诗一百七十二首。收录基本完备。有1926年铅印本。《严复集》亦收。

  • 黄光升

    昇)(1507—1586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明举,号葵峰。嘉靖进士。授长兴知县。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浙江水利佥事主持修筑海盐海塘,首创五纵五横鱼鳞塘。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四十一年因镇压

  • 《诗》的一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商颂》,系宗庙祭祀等隆重典礼时所用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