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楚穆王

楚穆王

?—前614

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名商臣。楚成王之子。为太子时,因惧被废,弑父自立。长期与晋争霸,先后灭江、六、蓼等小国。楚穆王八年(前618),率师伐郑,继又攻陈,郑、陈均归附于楚。次年,因宋附楚,被迎至宋境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围猎,以郑穆公为左盂(田猎阵名),宋昭公为右盂,以宋昭公违令,楚大夫鞭打昭公之御者以徇于诸侯。同年,诛谋作乱的大夫子西、子家。十年,率师伐麇国,兵锋抵于锡穴(今陕西白河东南)。次年,群舒反楚,派兵平定,执舒(今安徽庐江西南)君平及宗(今安徽舒城、庐江间)君。又围困巢国(今安徽桐城南)。

猜你喜欢

  •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十五世纪中期为瓦剌一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前期,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相继为厄鲁特丘尔干盟主。初牧于

  • 将作寺

    官署名。北齐置,掌诸营建土木工程。设将作大匠为长官,有丞四员,又置功曹、主簿、录事等属吏。若有营作,设将、副将、长史、司马等官,辖诸军主、军副,幢主、幢副等。隋初沿置,丞、主簿,录事各置一员,领左、右

  • 史宁

    ?—563北朝时建康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字永和。少以军功拜别将。后宿卫禁中,寻加征东将军。从贺拔胜镇荆州,平荆蛮有功,除南郢州刺史。魏孝武帝西迁,随胜奔梁。西魏大统二年(536),北返。后迁车骑将

  • 疫疹一得

    书名。清余霖撰。初刊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二卷。重点论述疫疹证治。上卷阐述疫疹与伤寒的鉴别及其病源与症状;下卷概述瘟疫病各种后遗症的辨治、预后及方剂,附有医案,发展丰富了疫疹的治法。王孟英删改后

  • 荆楚岁时记

    书名。南朝梁宗懔著。旧题晋宗懔著,误。卷数历代记载不一,有二卷、四卷、六卷、十卷之说。正文按时序记述古荆楚地区的节令风俗,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民俗资料。隋著作佐郎杜公瞻、五代前蜀杜光庭等都先后为其作注。原

  •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

    “阿尔泰诺尔”一作“阿勒坦淖尔”(《嘉庆重修一统志》)。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阿尔泰诺尔,故名。设有总管等员,共二旗,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牧地约当今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同治三年(1864

  • 都水少监

    官名。都水监次官。隋大业五年(609)始置,正五品,寻改名都水少令。唐代罢。辽代复置,为南面朝官。金代于都水监、都水外监各置,从五品,参掌监务,兼管漕运。元代都水监一员,正五品。又有行都水监,亦置少监

  • 左拾遗

    官名。唐垂拱元年(685)始置,属门下省,员二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增至五人,后除授颇滥,故有“拾遗平斗量”之讥。宋初沿置,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端拱元年(988)

  • 河漕

    运河自会通河经黄河会入淮河段之称。上自茶城与会通河会合,下至清口与淮河会合。其道有三:中路曰浊河,北路曰银河,南路曰符离河。因河道迁徙无常,不时溃淤,漕运往往于此段被阻。

  • 天朝典官

    太平天国官名。主管某一机关生产、收发、保管、分配以及办理文书和其他政务,依服务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为天王、诸王、侯、丞相、检点、指挥服务的职官,如典天舆、典天马、典东舆、典东马等;二是办理整个政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