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杨于陵

杨于陵

于(於);753—830

唐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人,字达夫。大历进士,登博学宏词科。调句容主簿,辟鄂岳、江西使府。贞元间,累迁吏部郎中,拜中书舍人。因不阿附京兆尹李实,被谮,改秘书少监。迁华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发粮赈济饥民。入为京兆尹,整顿豪右窜籍禁军之弊。迁户部侍郎。元和初,奉诏判牛僧孺等对贤良方正策,居第一,为执政所怒,出为岭南节度使。入授吏部侍郎,监察奸吏,调补平允。穆宗立,迁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以左仆射致仕。

猜你喜欢

  • 钵室韦

    隋室韦五部之一。在北室韦北,依胡布山住,当在今雅玛岭一带。人多于北室韦,用桦皮盖屋,余俗同北室韦。

  • 奉正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班,拟先锋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伏波将军等号。

  • 摘种

    选择蚕种。南宋初陈旉《农书》记述留种、自育自繁问题时说:“凡育蚕之法,须自摘种,若买种,鲜有得者。”又说:“若自摘种,必择茧之早晚齐者,则蛾出亦齐矣。蛾出既齐,则摘子亦齐矣。摘子既齐,则出苗亦齐矣。出

  • 滦京杂咏

    书名。元杨允孚撰。二卷。允孚,吉水(今属江西)人,字和吉。生平事迹无考。滦京即元上都。内诗凡一百零八首。诗中所记元代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载。诗下自注亦颇详赅。通行《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 艳体

    见“香奁体”。

  • 兖水

    即沇水。《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垣县:“有王屋山,兗水出。”按“兗”(即“兖”)即“沇”字,故《禹贡》兖州《史记·夏本纪》作沇州。古人或将篆文立水写作横水置于“允”上,隶变为“六”成兖,后世又变“兖”

  • 古代盛酒器。祭祀时用以盛放鬯酒。以青铜铸成,椭圆,深腹圈足,有提梁,上有带钮盖。此外,亦有作鸱鸮一类鸟形或虎食人形者。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

  • 北狩见闻录

    书名。南宋曹勋撰。一卷。记宋徽宗等被俘入金营,及北迁燕山前的见闻。起靖康二年(1127)二月七日,讫同年六月。末附徽宗轶事四条。时勋随徽宗北迁,乘间南逃,于是年七月初至南京(今河南商丘),撰此书奏进。

  • 东干

    ①突厥文献和俄国对中国回族的通称。②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迁往俄国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边境地区定居的中国西北部分回民。讲汉语陕西方言,从事农业,信仰伊斯兰教,为今东干人。

  • 志远斋史话

    书名。清杨以贞撰。六卷。为杨氏史论随笔。多引史以论古来是非成败,为封建统治者提供政治借鉴。其编纂不按历史顺序。光绪初年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