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颙

李颙

1627—1705

明末清初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字中孚,别署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幼孤贫,艰苦力学,遍读经史子集以及百家释道之书。曾搜集晚明以贫贱起家卒成“理学巨儒”之十余人事迹,编为《观感录》以自励自勉。四十岁后曾在江南、关中讲学。以“明学术、醒人心”(《匡时要务》)为己任。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次征聘,皆坚辞不出;康熙召见,以死拒之。对宋明理学持修正态度,对朱、陆异同,主张取舍其间,用其所长。提出“明体适用”主张,以“识心悟性,实修实证”为明体,“开物成务,康济群生”为适用(《盩厔答问》),读书主张博览,反对只读《四书》、八股。将群籍分为“明体”与“适用”两类,后者包括武备、律令、农政、水利、泰西水法、地理等。认为明体而不适用便是腐儒,适用而不明体便是霸儒,既不明体又不适用便是俗儒。大力提倡立会讲学,认为立人达人、移风易俗、拨乱反正、旋乾转坤,“全在讲学”。学术上以“悔过自新”为宗旨,晚年强调愈甚,自认为是对古今名儒“倡道救世”宗旨的概括,并谓“自新之功”“不必骛高远、说精微、谈道学、论性命,但就日用常行、纲常伦理、极浅极近处做起”(《二曲集》卷六),仍含有对理学之批评。著作早年有《帝学宏纲》、《经世蠡测》、《时务急着》以及《十三经注疏纠缪》、《廿一史纠缪》等,均未流传。今有《关中李二曲先生全集》(简称《二曲集》)。

猜你喜欢

  • 正宾

    明代乡饮酒礼诸宾之一,选参加者中年龄最长之人充任。

  • 作部徒

    即“作徒”。

  • 褚大

    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人。受业于胡母生,治《公羊春秋》。武帝时为博士,奉命巡行郡国,检举兼并之徒与聚敛为奸的守相。后任梁相。

  • 额尔克和卓

    即“额色尹”。

  • 孟嘉

    东晋武昌(今湖北鄂州)人,字万年。孟宗曾孙。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还都,转劝学从事。后为桓温参军。性嗜酒而举止不乱。尝赴温宴,外出帽为风吹落而不自觉。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即请笔作答,文词超卓,四座惊

  • 银章青绶

    银质的印章并系以青色的绶带。其印文作“某官之章”,标志一定官阶,规格在金印紫绶下。汉代亦称银印青绶,规定吏二千石以上者佩用。西晋后称印文为“某官之章”者为银章,一般不与银印混称。

  • 噶布隆

    即“噶伦”。

  • 守温

    唐末五代时期梁州(治今陕西南郑)人。事迹不详。敦煌石室曾发现署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韵学写本残卷。南梁即唐之梁州,德宗时改为兴元府,但南梁名称仍沿用;“汉比丘”,可能说明其为汉族僧人。残卷仅存三截,

  • 天父诗

    太平天国诗歌集。五卷。清咸丰七年(1857)刊行。共五百首,十分之九为洪秀全所写,主要是诰谕后妃、教导军民之作。另辑有杨秀清托天父下凡、萧朝贵假天兄下凡以及根据《旧约》、《新约》的教义敷说的天父、天兄

  • 镇东大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职掌同于镇东将军,历代皆不常置,唯资深者方得任。晋定为二品,禄赐同于特进。如开府,则位从公,假金章紫绶,升为一品。十六国前秦、后燕、北燕、北凉亦置。南朝宋为二品,南齐时位从公,开府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