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陵

李陵

?—前74

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武帝时,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拜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天汉二年(前99)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武帝听信谣传,以为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归汉,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猜你喜欢

  • 丞宣

    官名。太平天国东、西、北、翼王殿属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各殿均为二十四人,掌发号宣令。东、西王殿丞宣职同检点,北、翼王殿丞宣职同指挥。

  • 刘黑闼

    ?—623隋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家贫无以自给,少与窦建德友善。隋末,从郝孝德起义,后为李密裨将。唐武德元年(618),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逃归窦建德,为将军,封汉东郡公。骁勇多谋,所战多克,

  • 放牌

    科举考试用语。即指放考生出场。清制,考生答完试卷后,不得随意出场,须将试卷交受卷官查验,由受卷官验后发给一牌,考生领牌后在大门口处等候。考场大门不随时开闭,待聚集一定数量的考生后验牌放出场外,称之为放

  • 观察处置使

    即“观察使”。

  • ①官名。掌出使与迎宾客之礼。参见“大行”。②官制用语。(1)指官缺待补,暂由他官兼摄其事。汉代摄行之制较为普遍,有以低级官吏行高一级职务者,有以平级而兼摄行事者,亦有以文职行武官,以武职行文官事者。魏

  • 捣练图

    画名。原为唐张萱绘,现存摹本。长卷轴,绢本着色画。纵37厘米,横147厘米。全卷画十三个女性人物,分为三组。起首捣练,置绢于石砧上,二人对站,双手持杵而捣。右一人握杵旁立,等待替换。左一人正在卷袖,也

  • 马王堆帛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共有二十六件,十二万多字。字体篆、隶兼有,大多抄于汉初,少数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前的抄本。内容包括:(1)《老子》甲、乙两本。(2)《黄帝书》四篇,可能即《汉书

  • 景阳

    战国时楚人。楚顷襄王时,齐、韩、魏共攻燕,燕求救于楚。他奉命将兵往救。中途不救燕而攻魏,取雍丘(今河南杞县)予宋。三国罢攻燕之兵。魏与齐截楚军退路时,复以计使齐与魏相猜疑,齐引兵去,魏军失援夜遁,楚师

  • 四民月令

    书名。东汉崔寔撰。仿照古代月令形式记载地主庄园全年的例行活动。所述以农事为主,兼及纺绩、织染、酿造、制药等副业生产,反映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状况。记事以洛阳一带为背景,但对了解东汉其他地区的情

  • 惕隐

    官名。又称梯里己。辽代北面官。(1)大惕隐司长官。太祖二年(908)始置,典族属。(2)各部族典族之官。太宗会同元年(938),改五院、六院二部惕隐为司徒,其他各部也相继改为司徒。但属国仍有称惕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