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文甫

李文甫

1892—1911

清末广东东莞人,字炽。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香港参加组织同盟会南方支部。旋任《中国日报》经理,兼主《时事画报》笔政,宣传革命。宣统二年(1910)初参加广州新军起义。次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随黄兴攻督署,失败被捕遇害。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猜你喜欢

  • 陈子昂

    661—702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字伯玉。少使气任侠,后发愤苦读。开耀进士。上《大周革命颂》,为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上书言事,不畏权贵。曾反对袭击蜀地西边羌人,反映蜀民疾苦。

  • 拜榜

    科举考试用语。清初,会试阅卷后,将取中者填写于榜。填榜毕,卷而陈于案,考官朝服拜之,然后捧出,俗谓拜榜。另据纪昀《滦阳续录》云,放榜后当以题名录进呈,填榜时以榜条写题名录,同陈于案,拜而送之如拜折之礼

  • 主客式

    唐尚书省礼部主客司办事章程。式文已佚。《唐律疏议·卫禁·越度缘边关塞》中保存一条关于蕃客入朝在路,国内百姓、官人不得与客交关的式文。

  • 司天台

    官署名。唐乾元元年(758)由太史监改置,隶秘书省。置司天监为长官,下有少监二员、丞一员、主簿二员、主事一员。掌察天文,稽历数,观测风云气色之变化,预测天象。每季录祥异记于起居注,岁终送史馆;岁颁历书

  • 中俄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五月三日(1858.6.13)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

  • 司爨

    官名。清代内务府掌仪司所属员役。分掌内庭祭祀祝祷、供香之事。顺治元年(1644)定设十九人,内司爨长三人。月有银、米之赏。初隶钟鼓司,十三年改隶礼仪监,十七年改隶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始隶掌仪

  • 支掌

    见“节度掌书记”。

  • 寄禄官

    官制用语。宋代用以确定官员俸禄、品秩的阶官。唐代前期,官员皆依品领俸。大历十二年(777),始改以官定俸,自三师、三公至参军、文学博士、录事,月给一百二十贯文至十贯文。中期以后,三省、六部常以他官主判

  • 上官周

    1665—约1749清福建长汀人,字文佐,号竹庄。擅诗画篆刻,善人物、山水,于唐寅、仇英之外,别树一帜。与黄慎为闽派人物画之祖。著有《晚笑堂画传》、《晚笑堂竹庄诗集》。

  • 引进使

    官名。五代置,掌臣僚藩属进奉礼物事宜。宋代属横班诸司使,乾德二年(964)令视左庶子。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为武臣迁转阶官,无职掌。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后为职事官,员二人,为引进司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