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恂

李恂

①东汉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字叔英。少习《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章帝时以侍御史持节使幽州,抚慰北狄,沿途图写山川、屯田、聚落,成百余卷。历任兖州刺史、张掖太守,以清俭见称。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州郡官吏多修礼取媚,独其奉公不阿,遂为宪奏免。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诸国及胡商所遗珍宝、奴婢,一无所受。又悬赏斩北匈奴将帅,使西域商道得以畅通。后迁武威太守,坐事免。隐居山泽,与诸生织席自给。年九十六卒。②(?—421)十六国时西凉国君。公元420—421年在位。字士诚(一作士如)。李暠第六子。历酒泉、敦煌太守。其兄李歆为北凉主沮渠蒙逊攻杀,国都酒泉失陷,遂弃敦煌奔北山(今天山)。为郡人迎返敦煌,推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永建二年(421),蒙逊帅军来攻,以水灌城,乃自杀,蒙逊屠其城。西凉亡。

猜你喜欢

  • 郹阳

    春秋蔡邑。确址不详,当在今河南新蔡县境。《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

  • 城浑

    战国时周人。楚怀王时,南游于楚,至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与新城公议及改新城为郡,以防备秦南侵,得新城公支持,资助驷马乘车、五百金往说楚怀王,怀王从其议,以新城为郡。见《战国策·楚策一》。

  • 中华民国宪政党

    清末民初政团。宣统三年十月十四日(1911.12.4),由李平书、殷汝骥等倡议,伍廷芳、唐文治赞助,在上海组织中华民国宪法预备会,以博采民国宪法,确定中华共和政体为宗旨,发刊《共和宪政杂志》。十一月十

  • 中俄尼布楚条约

    又称《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界约》。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代表索额图与俄国政府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城(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两国间第一个条约。条约规定:中俄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

  • 台省礼钱

    唐末、五代诸道使府及州县官带御史台宪官及三省检校官所纳光台钱与光省钱,以此充修缮廨署及杂费开支。参见“光台钱”、“光省钱”。

  • 宋前废帝

    449—466即刘子业。南朝宋皇帝。公元464—466年在位。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孝武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大明八年(464)即帝位,年号永光。粗有文才,荒淫凶悖,尝纳姑新蔡公主为嫔嫱,为姊山阴公主置

  • 孤树裒谈

    书名。明李默撰。十卷。编年记述洪武至正德史事,多为委巷之谈。引书三十种,均注出处。《千顷堂书目》谓此书为赵可与撰,《四库全书总目》并存两作者名,《郑堂读书记》据王渔洋《皇华纪闻》考证,以为实出李默之手

  • 内三院学士

    官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五月置,为内三院次官,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各二人,内秘书院一人,佐各院大学士掌本院事。入关后人数屡有增减。顺治八年(1651)定其品秩视各部侍郎。康熙九年(1670),内

  • 张先岳

    岳(嶽)清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北拱。著有《循良前传约编》。

  • 三皇文

    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道教书名。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分《小有三皇文》及《大有三皇文》二种。“小有”本传为三国时帛和于西城山石室中视壁三年所得,原为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