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木杴

木杴

农具名。又称木��、扬铲。形状似锹,头(即铲)较方阔。由木制的头和柄组成。用于挖土,铲土等。汉以后,主要是用于抄取或抛扬谷物。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为现今所知最早的木杴。元王祯《农书》:“剡木为首,谓之木杴,可㩍谷物。又有铁刃木杴,裁割田间塍埂。以竹为之者,淮人谓之竹扬杴,与江浙扬篮少异。今皆用之。”

猜你喜欢

  • 勒克德浑

    1619—1652清宗室。礼亲王代善孙,颖亲王萨哈璘次子。崇德八年(1643)坐兄阿达礼谋立多尔衮罪,黜宗室。顺治元年(1644)复宗籍,封多罗贝勒。次年任平南大将军,进军江浙。三年率部攻湖广大顺军,

  • 寺洼文化

    西北地区的古文化遗存。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时间约当商至周初,主要分布于洮河流域和渭河上游。陶器制作粗糙,以夹砂红褐陶为主,细砂红陶与灰陶甚少。多素面,有少量附加堆纹和绳纹,个别器表施红色

  • 梓潼郡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属四川)。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青川、剑阁、梓潼、江油、绵阳和陕西宁强等市、县地。西晋永嘉后与侨巴西郡同治涪县(今绵阳市东),合称巴西

  • 高门

    ①春秋鲁城南门。《春秋经·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杜预注:“鲁城南门也。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②战国韩国宫名。《史记·韩世家》:韩昭侯二十五年(前338),“旱

  • 陶器模制法

    陶瓷术语。将泥料填入模子制成陶器坯形的方法。此法不仅使生产出的陶坯器体规范,而且纹饰较清晰。此方法从新石器时代沿用至今。

  • 王著

    1255—1282元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字子明。曾为吏,后从军,任千户。世祖至元间,平章政事阿合马执政,苛征暴敛,人心怨愤。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世祖与太子真金在上都,阿合马留守大都。十八日,

  • 召公

    ①召或作邵。西周初人,姬姓,名奭。周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又称召康公。佐武王灭商后,封于燕(今北京西南琉璃河乡),后由其子就封,自己留于王都。成王时任太保,为三公之一

  • 中尚食典御

    官名。北齐置,为中尚食局长官,负责皇帝饮食事务,隶中侍中省。由宦官充任。员二人,从五品上。

  • 常愍

    唐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出家为僧后钻研佛典,精勤不懈。曾游学京(长安)洛(洛阳)。后得朝廷准许,南游江表。由海道附船至诃陵国(今爪哇岛),复至末罗瑜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欲前往印度。

  • 亦怜真班

    ?—1354又译懿怜真班。元唐兀人。暗伯之子。仁宗至顺帝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御史大夫。元统、至元间,因忤丞相伯颜,被谪徙海南。伯颜罢黜后,还朝,仍为御史大夫。至正八年(1348),因反对丞相别儿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