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朝冠

朝冠

朝服冠戴。历代制度沿革不同,如玄冠、通天冠、梁冠等名称。清代则为朝会、祭祀大典所戴桂冠的专称。冠胎高耸,略呈圆锥形,上有顶珠为饰,乃最尊之礼冠。冬称暖帽,夏称凉帽。有帝后之冠与品官之冠。皇冠顶金龙三层,饰以东珠、大珍珠,冬用薰貂、玄狐为之,夏用玉草、藤竹丝为之,称珠顶冠。亲王以下至辅国公减其顶之金龙层数及东珠数,称红宝石顶。镇国将军以下至文武一品,亦用红宝石顶。文武二品以下,顶戴各有定制,依次为:珊瑚顶、蓝宝石顶、青金石顶、水晶石顶、砗磲顶、素金顶及金顶(八、九品)。其顶饰皆为杂色宝石。有花翎者,须依例戴用。

猜你喜欢

  • 流内

    官制用语。在一定官阶、品位之内,谓流内;相反,则为流外。三国魏时,官制品级定为九品,自第一品至从九品内之职官称为流内。南朝梁流内九品十八班,为清流。陈沿其制。北齐有九品三十阶、视官十三等。隋代为九品三

  • 曲品

    书名。戏曲论著。明末郁蓝生(即吕天成)著。二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天成,字勤之,浙江余姚人。书中列举明代天启以前传奇、散曲作家一百五十余人,作品一百九十二种,并以音律为标准,将嘉靖以前作家

  • 桂萼

    ?—1531明江西安仁(今余江)人,字子实,号古山。正德进士,授丹徒知县。嘉靖初,由成安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世宗议大礼,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以迎合帝意,被召为翰林学士。嘉靖八年(1529

  • 藏内善后(後)章程

    清政府改革西藏地方行政体制的规定。曾颁布过两次。一次为乾隆十六年(1751)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后,由策楞等奏订的“善后章程十三条”;一次为乾隆五十八年清军击退廓尔喀军入侵后,由福康安等奏订的“藏

  • 大御正

    北周御正上大夫别称。

  • 宛唐

    地名。也作宛塘。《通典》误作死虎。在今安徽寿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二年(466),“殷琰将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以拒刘勔。即此。

  • 四朝国史

    书名。南宋官修。二百五十卷。记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历史。绍兴二十八年(1158),纂修神、哲、徽三朝正史,乾道二年(1166)纪成进上。四年,又进钦宗本纪,诏通为四朝国史。淳熙七年(1180),

  • 衮冕服

    皇帝、皇太子、一品或诸王之服的一种。为隆重大典礼服。唐代为皇帝即位、飨庙、加元冠、纳后、元日受朝贺、临轩册拜王公之服。冕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金饰玉簪导,垂白珠十二旒,朱丝组带为缨,色如绶。深青衣纁

  • 华盖殿大学士

    明代殿阁学士名。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与武英殿、文渊阁诸殿阁大学士同备皇帝顾问。建文中一度改大学士为学士,永乐初复为大学士,简入内阁参预机务。大臣亦多以殿阁大学士衔入阁。洪熙、宣德以后,阁权渐崇

  • 伟吾而

    即“畏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