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更赋

更赋

汉代的一种赋税。凡成年男子不亲身服兵役者,出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税名“更赋”。汉初,多为对体弱或有残疾不能服役者所采取的一种临时和局部性代役税,数额为每人每年三百钱(或说为二千钱)。至昭帝时,成为全国固定税收。据《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前77)“诏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及至东汉,仍为国家正式税收项目。

猜你喜欢

  • 行幸

    皇帝出外巡行。汉制,皇帝巡行所到之处,常对当地臣民有所赏赐,或豁免租赋,以示恩泽,故称行幸,或称幸。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行幸雍,祠五畤。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元帝初元四年(前45)“行幸河

  • 司农丞

    官名。南朝梁、陈为司农卿副贰。梁四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大司农丞省称。北齐置为司农寺属官,位次卿、少卿,七品。历代沿置。隋、唐、五代判本寺日常公务,掌租税折糙进京收纳及官产奴婢分配等事。隋置五员,

  • 孔亮山

    在今广西岑溪市东南黎河南。明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用兵于此。

  • 庸盦文续编

    书名。清薛福成撰。二卷。汇辑光绪六年(1880)至十四年所作奏疏、记事等而成。有关太平天国事颇多。有光绪年间刊本。

  • 智城洞碑

    摩崖石刻。在今广西上林县智城山麓智城洞。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无虞(今上林县东)县令韦敬一制。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楷书。凡二十四行,一千一百零八字。记述当时广西中部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

  • 罨撒葛

    935—972又作阿钵撒葛里。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二子。会同二年(939),封太平王。应历三年(953),林牙华割、郎君嵇干等谋反,事连被捕,不久获释,戍西北边。保宁元年(969)景宗即位,避走大漠,被召

  • 忽里哈赤

    蒙古语,意为牧羊羔者。蒙、元时专事放牧羊羔及掌管此项放牧事宜者称忽里哈赤。

  • 左允

    官名。渤海国置。比唐尚书左丞。

  • 菑新畬

    古代休耕制度。行于西周时期。见于《尚书》、《诗经》、《周易》等书。《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有多种解释,一说“菑”指不耕田,即撂荒地;“新”指已撂荒二年,正在复壮的地;“

  • 摩诃罗嵯

    又译马合剌昔、摩合罗嵯。源于梵语maharaja,意为大王。大理国主称号。大理降元后大理总管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