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明儒言行录

明儒言行录

书名。清沈佳撰。十卷,《续录》二卷。仿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之例,编次明代儒者,所录始于叶仪,讫于金铉,共七十五人,附见者七十四人。《续录》所记,自宋濂至黄淳耀,共五十九人,附见者九人。各叙生平行事,亦间摘其语录附之。

猜你喜欢

  • 同文沪报

    报纸名。日本东亚同文会在华机关报。前身为英人主办的《字林沪报》,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顶办改名而成,馆设上海。田野橘次经理,井手三郎主编,华人高太痴、周品珊助编。发行副刊《同文消闲录》一张,随报

  • 半山遗址

    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在甘肃广河县半山,是晚于马家窑类型、早于马厂类型的半山类型典型遗址。参见“马家窑文化”。

  • 中仪

    唐代礼部员外郎的别称。

  • 增订各学堂管理通则

    清宣统二年(1910)学部奏准颁行,共十三章。内分学堂各员职分章、学生品行功课考验章、斋舍规条章、讲堂规条章、操场规条章、礼节规条章、放假规条章、各室规条章、学堂禁令章、赏罚规条章、经费规条章、接待外

  • 丰宁上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长官杨姓,以从征乖西(今贵州开阳县境)、平州六硐(今贵州平塘县境)等处有功,授职。传至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治今贵州独山县南,管上王堆诸寨,居民主要为布依族

  • 陵阳渠

    水渠名。在唐关内道丰州九原(今内蒙古五原西南)。建中三年(782)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

  • 监冶谒者

    官名。东汉末魏国临时设置,以谒者之职兼领冶铸。《三国志·韩暨传》:“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 司谏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谏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掌考察民庶之德行道艺,辨其能任于国事者。正三命。下设司谏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夏课

    科举考试用语。唐代落第举子,准备来年再试,于长安借静坊寺院或闲宅居住,撰写新文章,因时值夏季,谓之夏课。七月以后,向公卿显贵投献新文,又称秋卷。

  • 太平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泰平县,治今山西襄汾县汾城东北古城。北周避宇文泰讳,改名太平县。隋开皇七年(587)移治今襄汾县西北古县村。唐武德元年(618)复徙治古城。贞观七年(633)徙治敬德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