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改官法

改官法

宋代选人改为京朝官之制。凡在任选人,取得本路一定员数的帅抚、监司、知州作举主保奏,按本人历任任数和考数,经磨勘合格,授予改官状五份,即赴京等待班引,班引后改承务郎以上官资,即成为京朝官。改官途径有三:一、用考第改官。承直郎至修职郎须三任六考,迪功郎七考,举主皆五员,改为京官。进士及第第二、第三名,初任回,即经磨勘改为次等京官;承直郎资序和儒林郎系进士、明经、九经出身,改升朝官。进纳人四任十考,有举主五员,亦可磨勘改官。二、酬赏改官。军功出身,九考,有举主六员,改京官通直郎资序。三、致仕改官。选人陈乞致仕,历任半年以上,曾关升至六考,改为通直郎资序。朝廷限定每年选人出官员数。

猜你喜欢

  • 来护儿

    ?—618隋江都(治今江苏扬州)人,字崇善。少有志节。开皇初,授大都督。平陈,以功进位上开府。开皇十年(590),从杨素讨高智慧,有战功。历镇泉、建、瀛三州,以善政闻。炀帝时,官右骁卫大将军。大业末,

  • 暾欲谷

    后突厥大臣。历事颉跌利施、默啜、毗伽三可汗。原属单于都护府降落。唐永淳二年(683)从骨咄禄起兵。后拜裴罗莫贺达干,率兵二千,破铁勒九姓,复定漠北。奇袭黠戛斯,又随大度设等西渡珍珠河(锡尔河上游),降

  • 陈元龙

    1652—1736清浙江海宁人,字广陵,号乾斋。尚书陈诜从弟。康熙进士,授编修,入值南书房。康熙二十八年(1689),被劾与少詹事高士奇等结党营私,休致回籍,旋应召复出。四十九年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次年

  • 礼房

    官署名。宋代置,为六房之一。初隶于中书门下及枢密院,掌礼仪国信之事。元丰改制后设于门下省、中书省,掌郊祀、朝拜陵庙等典礼之事。明地方官署置。清代亦置,为中央和地方官署中书吏的办事机构,六房之一。都察院

  • 悬梁

    亦作县梁。古代城防设施。即城壕上设的吊桥,桥上有机械性之发梁,可控制吊桥的升降。《墨子·备城门》:“为堑县梁。”“上为发梁而机巧之。”“敌人遂入,引机发梁,敌人可擒。”岑仲勉注:“县梁即后世之钓(吊)

  • 势力范围

    亦作权力界限。原指各国因欲各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动而共同划定的互不侵犯之特定地带。后指一国对于另一国领土内某一区域约定不割让与第三国,而承认该国享有特殊权益,不许他国染指。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

  • 制科

    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又称制举。始于西汉。目的在于选拔各类特殊人才。未仕、已仕者均可应诏参加考试。未仕者考中授官,已仕者考中升迁。待遇比一般进士科优厚。唐代制举科目甚多,据记载有上百

  • 王允之

    303—342晋琅邪临沂(治今山东临沂北)人,字深猷。为从伯王敦所爱。及知敦与钱凤谋叛,至都白其父舒,舒与王导俱启明帝。敦平,随舒往会稽。咸和三年(328),随舒起兵讨苏峻有功,封番禺县侯,除建武将军

  • 舟人

    上古国名。相传为祝融之后,秃姓。后为周所灭(《国语·郑语》)。

  • 毗陵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罢毗陵典农校尉置。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东南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丹阳、丹徒、武进、江阴等市、县地。后移治毗陵县(今常州市)。永嘉五年(311)因避东海王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