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掼稻簟

掼稻簟

农具名。脱粒用的谷垫。元王祯《农书》已有记载,古今通用。置木器或石于上,举稻把掼之,子粒随落,积于簟上。兼有晒谷和贮粮的用途。今江西农村称之为晒垫。

猜你喜欢

  • 优填囊

    见“乌秅”。

  • 北府兵

    东晋太元二年(377),谢安为对抗北方前秦,派其侄谢玄为南兖州刺史(治京口,今江苏镇江),监江北诸军事,并召募劲勇组织新军。时南徐、南兖等州侨民纷纷应募,刘牢之、何谦等“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

  • 振旅将军

    官名。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沿置,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

  • 闾丘子

    书名。《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三篇,列于阴阳家,并云闾丘子名快,魏人。清姚振宗据《说苑·善说篇》认为闾丘子即战国齐宣王时闾邱先生。晋嵇康《高士传》有传。《隋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

  • 张愿

    东晋人。原为晋泰山太守。太元十一年(386),以郡降丁零翟辽。十五年,彭城太守刘牢之进平泰山(今山东泰安东),败翟辽于滑台(今河南滑县),被俘,遂降。

  • 泰安府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泰安直隶州为府,治泰安县(今泰安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地区(宁阳县除外)和聊城地区的东阿县地。1913年废。

  • 中军尉

    官名。又称元尉。春秋时晋国置,晋军设军尉,主管派遣为将佐驾御车马的军吏,及训练士卒。中军尉为中军所设之军尉,大夫爵。

  • 国学振起社

    清末社团。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在日本东京成立,社长章炳麟。以“振起国学,发扬国光”为宗旨,编印各种讲义,宣讲“国学”。社址设民报社内,辛亥革命后即停止活动。

  • 北络车

    明代流行于北方的络丝工具。车以细轴穿篗,措于车座两柱之间。一柱独高,中为通槽,以贯其籆轴之首。一柱下而管其籆轴之末。再以脱軠之丝张于柅上,上作悬钩,引致绪端,逗于车上。一人操作,右手牵绳掉籆,左手理丝

  • 遵义府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播州宣慰司置。治遵义(今市)。属四川。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和桐梓、绥阳、仁怀、正安、赤水、习水等市、县地。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贵州省。1913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