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抱朴子

抱朴子

①即“葛洪”。②书名。晋葛洪著。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旨在宣传“长生”和“成仙”,是现存系统的神仙家著作。其中《畅元》袭用道家的某些范畴,以超物质的神秘的“”为宇宙的本体和附于人身的灵物。《遐览》辑录东晋初年的道家书目。《金丹》、《黄白》等篇记载炼丹术,孕育着化学和药物学的萌芽。《仙药》等篇中有以植物治病的记载。《外篇》五十卷,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国”应以纲常名教辅助世间君主;“修身”则应“举长生之理”,以登“神仙”,以外儒术内神仙的思想,将道教与儒学相统一。《诘鲍》保存了鲍敬言的无君论。今人王明有《抱朴子内篇校释》。抱法处势 韩非用语。指依仗权势推行法治。《韩非子·难势》:“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则势治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则势乱也。”认为掌握政权,拥有权势(即在上位),是推行法治的首要条件,若能将“”与“势”结合为用,即使是才不出众的“中主”亦可平治天下。故称“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抱朴子》书影

猜你喜欢

  • 读史举正

    书名。清张熷撰。八卷。为作者读史时随笔识语。自《史记》、《汉书》至《宋史》、《资治通鉴》,皆有校订。内容虽简略,但其考订有诸家未注意者,尤精于地理考证。

  • 学生

    ①旧时用作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②明清时科甲出身的官员用以自称,以示谦虚。

  • 金楷理

    美国浸礼会传教士。清同治五年(1866)来华。先到宁波,后在杭州设立新布道所。九年辞教会职,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数年后为驻上海兵备道通事,仍兼办翻译。光绪十一年(1885)至十三年,作为随员陪同

  • 赵简子

    即“赵鞅”。

  • 郗恢

    ?—398东晋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人,字道胤。袭父北中郎将郗昙爵。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孝武帝器之,以为雍州刺史,督梁、秦、雍、司、荆、扬、并七州诸军事,镇襄阳(治今湖北襄樊)。在镇善抚

  • 辛卯侍行记

    书名。近人陶保廉撰。六卷。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陶父模由陕西布政使调新疆巡抚,侍行途中记行程与闻见为此编。先自西安至天津,复返西安,经兰州、甘州、哈密,至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对所过城邑沿革

  • 浦霖

    ?—1795清浙江嘉善人。乾隆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福建巡抚。任内不恤民事,漳、泉水灾,米价腾贵,民不聊生,置若罔闻。后因贪纵不法,索贿受馈,与伍拉纳被逮送京,论斩。籍其家,得金七百两,银二十八万多

  • 三浪诏

    唐初滇西六诏中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的合称。《蛮书》卷三:“凡浪穹、邆赕、施浪,总谓之浪人,故云三浪诏也。”

  • 稷门

    战国时齐国学士、说客居处地。稷门之义,有三说:(1)齐都城临淄北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司马贞索隐引《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2)“侧门”音之讹。《史记·田敬仲完

  • 龙骨

    ①古人对上古爬虫类化石的俗称。一般指新生代的哺乳动物,主要是上新世及更新世的象、马、犀牛、鹿、骆驼等的骨骼和牙齿。始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