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慎独

慎独

儒家用语。指独处而居时慎其言行。《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认为在独处而居,无人察觉时,仍应谨其所言,慎其所行,使之符合于礼之道德规范。宋儒引以为修养方法。《朱子大全·答张敬夫论中庸章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就此不睹不闻之中,提起善恶之几而言,故君子慎其独。”《宋史·詹体仁传》:“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

猜你喜欢

  • 嵬名浪遇

    ?—1073西夏党项人。夏景宗族弟。知兵事,谙边务。毅宗时尝执国政,惠宗时官都统军。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1),以不随附太后梁氏被罢官,并徙其家属。罢官后,日训子孙,教以忠义,口不言兵。卒,遗表以擢

  • 清文宗实录

    书名。清官修。三百五十六卷,又首卷为穆宗序、修纂凡例、目录、进实录表及修纂官。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为文宗奕詝一朝编年体史料长编。咸丰十一年十月命贾桢、桂良为

  • 庶务科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军储司所属三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参赞厅庶务司。宣统二年(1910)改属军储司。同年,随司并入海军部。掌承办全署纸张、文具、器具并一切物件的购置与分发,稽查杂役人员勤惰及值日各员

  • 陈顼

    即“陈宣帝”。

  • 野人

    一作鄙人。西周、春秋时居住于国都以外的农民,其身份比住在国都(六乡)以内的国人为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

  • 长沙郡

    战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灭楚后置,以地名长沙为名。治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洞庭湖以南湖南大部、江西西部和广西、广东北部沿边地区。西汉高帝五年(前202)为国。东汉为郡,辖境有今湖南邵

  • 兰石城

    在今安徽泾县东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宣城内史桓彝将俞纵守兰石,后为苏峻将韩晃所败。

  • 汪海洋

    约1830—1866清安徽全椒人。早年参加太平军,隶石达开部。天京内讧后,随石达开至广西。咸丰十年(1860)率部脱离石达开。次年随李秀成入浙,克杭州,守富阳,后守余杭。同治元年(1862)封康天义。

  • 总宪

    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别称。古称御史台为宪台,都察院职掌与之相近,故名。左副都御史亦称副宪。

  • 金包里

    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北县东北滨海金山乡驻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后,此处曾发生抗暴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