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御览诗

御览诗

书名。又名《唐歌诗》、《选进集》、《元和御览》、《唐御览诗》。唐令狐楚编。一卷。选录三十人,诗二百八十九首。为宪宗时奉敕编进。所录唯韦应物为天宝时人,其余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诗唯取近体,不避俚俗,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

猜你喜欢

  • 法冠

    即柱后惠文冠、獬豸冠。本为战国时楚王所戴之冠。秦御史、汉执法官吏、使节亦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

  • 桑基鱼塘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即在近水洼地或稻田开塘养鱼,把开鱼塘挖起的泥土筑为塘基,在基上种桑,辟为桑园。一般基塘比例为六比四。塘泥肥桑,桑叶养蚕,蚕矢喂鱼,循环利用,

  • 间接打制法

    石器时代制造石器的方法。用有尖的硬木棒,将尖端放在石核台面的边缘上,然后敲打或用力压木棒的另一端,使台面边缘剥裂出薄而长的石片。这种方法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较直接打制法更能控制石片的形状。

  • 乐部尚书

    官名。北魏初有乐部尚书,为五尚书之一,掌知伎乐及角使伍伯。

  • 德昂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汉文著述称崩龙,又因其服饰不同,被分别称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潞西市和镇康县,其余分散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

  • 政法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1903.4)由《译书汇编》改名而成。月刊。胡英敏主编,馆设日本东京。以宣传介绍政法基本知识为主旨,求政法学之发达与政法社会之改良进步。由原单纯译书转以刊载论著为主要内容,

  • 朱卷

    科举制度中试卷名目之一。明清两代,乡试及会试场内,应试人的原卷(即墨卷)须由誊录入用朱笔誊写一遍,方送考官批阅,称为朱卷,以防考官徇私舞弊。考中后,将本人在场中所作之文刊印赠人,也叫朱卷。先载姓名履历

  • 粮道

    即“督粮道”。

  • 丁公伋

    即“吕伋”。

  • 勒尔谨

    ?—1781清满洲镶白旗人,宜特墨氏。乾隆翻译进士,累官至陕甘总督。乾隆四十六年(1781),率部镇压苏四十三起义,兵败退兰州,被革职下狱。旋受甘肃捏灾冒赈案牵连,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