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张衡

张衡

①(78—139)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字平子。早年游学长安,观太学于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当时著名学者马融、崔瑗等友善。曾两度任太史令,执管天文、历法。晚年任河间相、尚书。一生潜心发明著述。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测定天体星象的浑天仪、测定风候的候风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一说候风地动仪为一器),还发明和复制出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多种机械,并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之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乃因月球进入地影而成。其天文著作《灵宪》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宇宙无限性看法,又认识到行星运动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反对当时盛行之谶纬之学,阳嘉二年(133)曾上书请禁绝图谶。又擅长文学,作品主要为诗、赋,其中《二京赋》铺写京都气象,宏浑巨大;《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晚年作品《髑髅》等赋以旷达、悲愤著称。五、七言诗格调清新,各具特色,对后世诗歌均有较大影响。著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②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字灵真。五斗米道首领。张道陵之子,张鲁之父。在汉中地区继承父业,以治病为名,传授道法。后被道教徒尊为“嗣师”,相传于灵帝光和二年(179)“白日升天”。③(?—612)隋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字建平。初仕北周,为掌朝大夫。入隋,拜司门侍郎。依附晋王杨广(炀帝),历任河北行台刑部、度支二曹郎,并州总管掾,扬州掾。竭诚事广,为其策划夺嗣,得任右庶子。仁寿四年(604),参与害死文帝。炀帝嗣位,为御史大夫,恩宠无比。炀帝欲修汾阳宫,进谏失宠,出为榆林太守,怨望不满,除名为民。又以谤讪朝政罪被杀。

猜你喜欢

  • 元雍

    ?—528北魏献文帝子,孝文帝弟。字思穆。先封颍川王,改封高阳王。宣武帝时,屡迁司空,议定律令。孝明帝正光元年(520),进位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一国,一食值钱数万,有僮仆六千,伎女五百,

  • 波州

    ①又作坡州。唐置。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部。属云南姚州。元代称品甸,即今祥云县城。②唐置。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安平。北宋皇祐元年(1049)改为安平州。

  • 成和大夫

    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名,改军器库使置,从六品。

  • 卫绍王

    ?—1213即完颜永济。原名允济,小字兴胜。金世宗第七子。世宗时封卫王。章宗无子,立为储嗣。泰和八年(1208)章宗死,即帝位。次年,改元大安。时朝政已坏,又值蒙古族兴起,自大安三年(1211)以后蒙

  • 兴都

    都城名。即今湖北钟祥。明嘉靖十年(1531)升安陆州为承天府,称兴都,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于此。

  • 萨班·贡噶坚赞

    1182—1251南宋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祖。原名贝丹顿珠。出生西藏款氏家族。幼年从父兄受严格宗教教育,二十三岁拜克什米尔地区入藏高僧释迦室利为师。通梵文及藏传佛教教派教法。学识渊博,被尊称为萨迦班智

  • 司马令史

    官名。为县令属官,战国时秦国置。《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司马令史掾苑计,计有劾,司马令史坐之,如令史坐官计劾然。”一说司马令史疑即《秦律杂抄》“蓦马五尺八寸以上”条的县司马,掌管军马。

  • 郎署

    ①官署名。西汉有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有郎中,分属车、户、骑将,皆更直宿卫。时于皇宫、园囿、离宫等处皆设郎署,各置长,掌该处直卫郎官。东汉则专指五官、左、右三署。②指尚书郎官所居官署。《梁书·

  • 都录事

    官名。南朝梁置,郡属官,总掌文簿。与太守甚亲近,常主管众务。北齐诸州亦置。

  • 朱祖谋

    1857—1931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自号上彊村民。清光绪进士。官至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出为广东学政,与总督不合,引疾去。善词。初学南宋词人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