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张若

张若

战国时秦国人。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封公子通为蜀侯,置巴郡,命他为蜀国守,移秦氏于蜀。后与张仪建成都城(今属四川)、郫城(今四川郫县)、临邛城(今四川邛崃),城设盐铁市,列肆,与咸阳同制。秦昭王杀蜀侯绾,留他为蜀守。曾助秦将白起攻楚,取筰(治今四川汉源东南)及江南之地(今金沙江以南地区)。

猜你喜欢

  • 劫余杂识

    余(餘)书名。清李光霁著。《南林丛刊》第三册。咸丰十年(1860)作者为太平军所俘,在苏州掌司文案近一年,后逃出。书中记其亲身经历,反映了太平军和苏州的一些情况。有1936年刊本。

  • 王满渡

    汴河津渡名。在今河南中牟县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李克用追及黄巢于中牟(今中牟县东)北王满渡,“乘其半济,奋击,大破之”,即此。

  • 少保

    官名。(1)相传西周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或称三孤,位居其末。佐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后省。北周复置,为大臣加官,位尊而无职司,正八命。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置为辅相,佐太师等掌管国政。

  • 酌古论

    篇名。南宋陈亮撰。四卷。见于《龙川文集》。自称“独好伯(霸)王大略,兵机利害”(《序》),因论列刘秀、曹操、诸葛亮、李靖、李愬等前代帝王将相,剖判其得失功过,以为中兴之主临敌参酌。

  • 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纲领的简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精髓。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同盟会成立时,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纲领。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概括为民族、民权

  • 蟒甲

    又称莽葛、艋舺。台湾部分地区番语“独木舟”之意。据《裨海纪游》及《台海使槎录》记载:此舟系以独木挖成,两边翼以木板,用藤缚之,至少可容两人对坐。北部和中部番族多用之。

  • 胠箧

    《庄子》篇名。文中借只防备开箱(胠箧)之小盗,而不防备“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之大盗的比喻,论证“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认为社会产生盗贼的根源在于圣人和智慧。主张“绝圣弃知”,毁灭仁义、文化,回复到“民结

  • 全宁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于全宁路置。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属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废。

  • 宋西事案

    书名。题明海滨询士辑。二卷。为明祁承㸁(字尔光,1563—1628)辑录自宋至明中叶汉文史籍中有关宋、夏关系的史料,着重叙述北宋仁宗一朝,起明道,终庆历,凡十五六年间宋夏关系史事。作者借

  • 永和

    年号。(1)东汉顺帝年号(136—141)。凡六年。(2)东晋穆帝年号(345—356)。凡十二年。(3)十六国后秦姚泓年号(416—417)。凡二年。(4)一作承和。十六国北凉沮渠牧犍年号(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