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建平郡

建平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分宜都郡置。治巫县(今巫山县北,西晋移治今巫山县);一说治信陵县(今秭归县东南)。属荆州。西晋又有建平都尉,咸宁元年(275)改为郡,治巫县。吴、晋各有建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平吴,合并,治巫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秭归、兴山、建始、利川、恩施、宣恩、咸丰等市、县地。南朝梁属信州。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剖阿里

    辽代所辖东北诸部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活动中心在今俄罗斯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及其附近地区。辽圣宗时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兴宗时改由五国部节度使管辖。

  • 石砫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在今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因辖境内有石潼、砫蒲两关,故名。唐置南宾县。南宋建炎二年(1128)分南宾县地置石砫安抚司(一说宋景定间置)。元初改石砫军民府,旋升军民安抚司。明玉珍据蜀,仍

  • ①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大都邑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②修筑城墙。《诗·小雅·出车》:“城彼朔方。”③与县通。《续汉书·郡国志》称县为城。

  • 敦煌词

    又称敦煌曲子词。即清末在今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石室(俗称千佛洞)发现的唐、五代词。约作于中唐至北宋初(即八至十世纪之间),均为手写本。多为民间创作,亦有文人之词,作者多不可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原件多

  • 传教

    郡吏别称。古代以诸侯之言为教,后亦转指郡守命令。郡吏传布郡守教令,故称传教。

  • 大司马

    官名。(1)相传为西周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2)春秋战国宋、楚、齐、邾等国掌管军政的高级官员。常省称司马。宋国初为大

  • 宛顶

    地名。在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清代属云南永晋府龙陵厅,地交缅甸界。

  • 燕京之戎

    古族名。居于今山西静乐西。《竹书纪年》:“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淮南子·地形》:“汾出燕京。”高诱注:“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阳,汾水所出。”

  • 皇王大纪

    书名。南宋胡宏撰。八十卷。所述上起盘古,下迄周末。以盘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为三皇纪,伏羲至尧、舜为五帝纪,夏、商、周为三王纪。自盘古至帝喾,年代不可考信,粗存名号事迹而已。自唐尧甲辰起,始

  • 薛慎

    ?—约561北朝时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字伯护,亦作佛护。好学能文,善草书。初为西魏丞相府墨曹参军。丞相宇文泰于行台省设学校,应选为学师,复为宜都公侍读。转丞相府记室。累迁礼部郎中,拜膳部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