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廷辩

廷辩

亦作庭辩。公卿百官应皇帝之召会集朝廷辩论政事,是汉代的一种议政制度。《汉书·窦婴传》:“上然之,赐婴食,曰:‘东朝廷辩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会公卿大夫东朝,共理而分别之。”

猜你喜欢

  • 枢密院判官

    简称院判。枢密院官员。金末有此职。元至元七年(1270)始置院判一员,后定置二员,正五品。

  • 元仪

    ?—409北魏宗室。代王拓跋什翼犍孙。有算略,善骑射。赐爵九原公。登国六年(391),从道武帝征匈奴刘卫辰,封东平公。受命督屯田于河北五原至棝阳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及后燕平,迁尚书令。后为左丞相,

  • 左辅

    ①官名。西汉孺子婴居摄元年(6)始置,以为辅弼之臣。《汉书·王莽传》:“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置,位左、右相下。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401)于大

  • 公子他

    战国时秦国公子。《战国策·赵策一》言其曾为秦昭王谋,出兵伐韩以胁迫其割地。韩惧,遂遣人入谢于秦,请割上党以求和。一说即公子池。

  • 焉耆镇

    在今新疆焉耆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镇。唐置焉耆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唐末陷于吐蕃。

  • 祗候典

    宋代诸州役职名。又称知后典。掌受付州县之间往来文书。

  • 截洞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明景泰二年(1451),土著韦同烈自号“苗王”,有众数万,屯聚于此,为官军所败,退据香炉山洞。

  • 掐蹄

    兵用防御器具。以四木为方框,径七寸,以铁逆须钉其上,为拦马通行之具。

  • 宣政院断事官

    官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秩从三品,置四员。掌宣政院所辖刑狱断案等务。大德四年(1300)罢,后又复置。

  • 木仓

    清官仓名。掌存储木材。设满、汉监督各一人,以工部司员充任,二年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