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廷平

廷平

见“廷尉平”。

猜你喜欢

  • 隰郕

    郕一作城。周畿内邑,春秋时曾入于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周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二,隰郕居其一;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均皆此。

  • 食干(幹)

    东魏、北齐时国家授予各级官吏以劳役人口之制度。依官员功勋大小,由皇帝勅给,可食一州、一郡(或同时食两郡)、一县之干。诸州刺史守令以下,干及力皆听敕乃给。食干有类食邑、食封,并可列入官衔,如《齐故侍中车

  • 辽阳行省

    元十一行省之一。至元元年(1264),置行省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称北京行省。二年,罢,改置宣慰司,直隶于中书省。六年,立行省于东京(今辽宁辽阳),后徙治北京。十五年,罢,仍改置宣慰司(山北

  • 赘其县

    西汉置。治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属临淮郡。东汉省,晋复置。南朝宋废。

  • 编修条例司

    即“编修中书条例司”。

  • 凌廷堪

    1755—1809清安徽歙县人,字次仲,一字仲子。乾隆进士,官宁国府学教授。慕江永、戴震之学,曾从翁方纲受业。精于《三礼》,尤深《仪礼》。积二十余年之力,五易其稿,撰成《礼经释例》。认为读《仪礼》必须

  • 竹络

    又称竹落、竹篓、竹笼。一种水工建筑构件。以竹篾编成笼子,径数尺,长数丈,内填石块,堆筑为堤堰。古代河工建筑物中的丁坝、堤防、河岸护坡,水工建筑物中的分水坝、导流堤、溢流坝、拦水坝等都普遍采用竹络结构。

  • 泗州

    北周大象二年(580)改东楚州置。治宿预县(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废黄河北岸古城)。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下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泗州。开元二十三年(735)移治临淮县(今江苏泗洪县东南、盱眙县对

  • 青龙镇

    北宋初置。属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大观中改为通惠镇。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旧。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北濒通海巨川松江(今吴淞江),为海商辐辏之地。北宋熙宁年间为秀州地区商业最发达的一

  • 傅友德

    ?—1394明徐州砀山(今属安徽)人,祖籍安徽宿州。元末参加起义军,先后隶刘福通、明玉珍、陈友谅。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取江州,率部迎降,被用为大将。鄱阳湖大战中,乘轻舟,挫友谅先锋。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