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康熙起居注

康熙起居注

书名。专门记载康熙帝玄烨言行的日记体史册。原清代起居注馆编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标点整理,上、中、下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本书所涉及的时间为康熙十年(1671)九月至二十八年十二月,以及四十五年、五十三年至五十七年。主要内容以记述康熙帝每日言行为主,旁及朝政大事,许多内容为其他文献资料所少见。诸如康熙帝御门听政及处理折本或召见大臣讨论政务的具体过程、高级外任官员和钦差官员的陛辞请训或销差时的奏对垂询、经筵日讲时君臣间的讲学治道、皇帝与近侍诸臣的研讨问答、秋审朝审时的君臣共议赦决、少数民族王公台吉等上层人物的进京召见和赐宴,以及玄烨在出巡时的起居行止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司要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要司长官。正四命。下设小司要上士以佐其职,领司烜中士、伊耆氏中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81)罢。

  • 穆罴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尚新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虎牢镇将。频以不法致罪,孝文帝多赦之。转吐京镇将,深自克励。攻灭山胡刘什婆,拜汾州刺史。转燕州、夏州刺史、中书监。太和二十一年(49

  • 王逸

    东汉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字叔师。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

  • 贪泉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一名石门水,相传饮其水者,易廉洁之性。东晋隆安中,吴隐之为广州刺史,独取而酌之,以廉洁称。今湮。

  • 传谕

    行文制度。清制,凡廷寄,由军机大臣以寄信形式行文给应该接受和执行上谕的官员。其行经略、大将军、钦差大臣、将军、参赞大臣、都统、副都统、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总督、巡抚、学政者,称军机大臣字寄;其行关差、

  • 额真

    满语,意为主、主人、主子、君主、宗主、皇帝。一作厄真、阿真、额巾,均同音异译。官名。原为阿哈(奴仆)的对称。后金时,八旗组织中有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山额真(都统)

  • 祖孝孙

    唐幽州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博学,晓算历。隋时,官协律郎,参定雅乐。入唐,历吏部郎、太常少卿。武德九年(626),受命更定雅乐。以陈、梁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乐多涉胡戎之伎,乃斟酌南北,考以古音,制成

  • 杨偕

    980—1049北宋坊州中部(今陕西黄陵)人,字次公。大中祥符进士。累迁侍御史知杂事,刚直敢言,对仁宗及刘太后之过失亦直言不讳。历判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河北转运使、河东都转运使、知并州等。数论宋

  • 胡宝瑔

    1695—1763清安徽歙县人,字泰舒,号饴斋,晚号瓶庵。雍正举人。乾隆二年(1737)考授内阁中书。十八年迁山西巡抚,抚绥饥民,整顿吏治,有政声。后调河南。时黄河屡决口,乃与侍郎裘曰修会勘,疏浚境内

  • 柴车

    1375—1441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叔舆。永乐举人,授兵部武选司主事。迁江西右参议,擢兵部职方郎中。英宗初,以兵部左侍郎协赞甘肃军务,先后经理大同、甘肃、陕西等处屯田,夺官豪所占者还军。官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