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正
明通州漷县(今北京通州区)人,字季方,号蒙泉。正统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阁预机务。因直言忤石亨,谪钦州同知,戍肃州。成化初复职,出任兴化知府,修水利便民。后致仕。博学能文善绘事,尤长于画葡萄。著有《深衣注疏》、《类博稿》、《蒙泉杂言》等。
明通州漷县(今北京通州区)人,字季方,号蒙泉。正统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阁预机务。因直言忤石亨,谪钦州同知,戍肃州。成化初复职,出任兴化知府,修水利便民。后致仕。博学能文善绘事,尤长于画葡萄。著有《深衣注疏》、《类博稿》、《蒙泉杂言》等。
官名。明建文时,增设资德院为太子官署,置为资德院主官,一人。成祖即位废。
即“王远知”。
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唐时称“礼堂”,宋元时称“清净寺”、“净觉寺”、“真教寺”、“回回寺”等,明代统称“清真寺”,沿袭至今。其建筑初为周边有廊的露天大院,后由院子、屋顶和讲台组成。再后
官署名。北齐武平三年(572)置,征召文学之士入馆,称待诏文林馆。掌编撰供皇帝阅览的书籍,撰成后名《修文殿御览》。
见“蒲类海”。
南宋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字彦恺。习《春秋》。淳祐进士。为昆山县主簿,留意教养,诣县学讲肄无虚日。宝祐五年(1257),以太学博士除秘书郎。德祐元年(1275)十二月,除签书枢密院事。时元军大举南下
“于”一作“干”。十六国时陇西(治今甘肃陇西)人。鲜卑族。乞伏乾归子。乾归时历武威太守、扬武将军。乞伏公府杀乾归,乃奉炽磐命讨擒之,拜为安东将军。永康六年(417)破吐谷浑树洛干于塞外。迁沙州刺史,镇
薛延陀末代可汗。名咄靡支。夷男侄。唐贞观二十年(646)拔灼败亡,薛延陀余众推之为可汗。曾遣使奉表于唐,请仍居郁督军山北。唐恐其为碛北之患,进军讨之,惧而请降,至长安,授右武卫将军,赐园宅。在位不足一
唐时渤海人。任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刺史兼兵署少正。乾元元年(758,日本天平宝字二年)秋,为遣日正使,与副使归德将军杨泰师率二十三人,送日本使臣小野田守、高桥老麻吕回国,并吊日皇之丧。在越前登陆,十二
?—前446战国时卫国国君。公元前464—前446年在位。名弗,一作费。卫悼公之子。